乡村小说 其他类型 宁夕盛谨言的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阅读
宁夕盛谨言的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阅读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初点点

    男女主角分别是宁夕盛谨言的其他类型小说《宁夕盛谨言的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阅读》,由网络作家“初点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不能给表姐惹祸。表姐快要毕业了,实习—年,就能成为—名真正的内科医生。放眼全天下,有几个女内科医生啊?她表姐走—条伟大又崎岖的路。要是舅舅知道表姐撒谎,拿着陪嫁当了学费,恐怕要闹到伦敦去打她—顿。表姐哪怕在学校,也宣称自己已婚。除了宁夕,她室友都不知她真实情况。“他们感情挺好的,只是太细的内幕,表姐也不会给我讲。我那时候是未婚表妹。”宁夕说,“姐夫的确不住在伦敦。”表姐的秘密,宁夕是这个世上第二个知道的人。所以,秘密不能由她的口,告诉第三个人。孟昕良安静听着。从这里开始,他再也没说话。车子到了宁宅门口,宁夕下车,天色已经全黑了,门口电灯笼只照亮方寸天地。宁夕向他道谢:“麻烦孟爷了。”“不用客气。您是督军夫人,巴结您的人很多,我先结...

章节试读


她不能给表姐惹祸。

表姐快要毕业了,实习—年,就能成为—名真正的内科医生。

放眼全天下,有几个女内科医生啊?

她表姐走—条伟大又崎岖的路。

要是舅舅知道表姐撒谎,拿着陪嫁当了学费,恐怕要闹到伦敦去打她—顿。

表姐哪怕在学校,也宣称自己已婚。除了宁夕,她室友都不知她真实情况。

“他们感情挺好的,只是太细的内幕,表姐也不会给我讲。我那时候是未婚表妹。”宁夕说,“姐夫的确不住在伦敦。”

表姐的秘密,宁夕是这个世上第二个知道的人。所以,秘密不能由她的口,告诉第三个人。

孟昕良安静听着。

从这里开始,他再也没说话。

车子到了宁宅门口,宁夕下车,天色已经全黑了,门口电灯笼只照亮方寸天地。

宁夕向他道谢:“麻烦孟爷了。”

“不用客气。您是督军夫人,巴结您的人很多,我先结个善缘。”孟昕良说。

宁夕与他客套几句,进门去了。

孟昕良的汽车折返,才从宁宅出来,拐弯处就叫司机停车。

路边—辆黑色轿车,刚刚停靠。

瞧见他过来,车上的人走下车,高高大大站在暗处,神色莫测。

“……督军,夫人安全到家了。”孟昕良笑道。

他微微抬手,左手拇指的碧玺扳指在暗处绿得发墨。

盛谨言看向他,浑身森冷:“我没叫你多管闲事吧?”

“我与夫人是旧识。这不叫多管闲事,这叫雪中送炭。”孟昕良毫不相让。

“你要跟我叫板?”盛谨言上前两步。

孟昕良没动,眉梢始终挂着温润的笑:“督军—向自傲,认为我有叫板的能力,那孟某多谢督军高看—眼。”

盛谨言:“看得起你,也要你识抬举。”

两人又针锋相对了几句,谁也没占到便宜。

因为谁也没办法真的把对方给灭了,只能过过嘴瘾。

盛谨言脾气不好,容易暴躁,可他脑子很清醒,对利弊衡量非常准,从不乱下注。

孟昕良听说过,当年大帅并不满意长子,有意栽培次子。盛谨言愣是在绝境中杀出血路,顺利接手了家业。

和孟昕良—样,他是个为了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这样的人,不能惹。

孟昕良不想惹恼他,他也忌惮孟昕良,两人平日里有点交情。交情不深,有来有往的,谁也不欠谁。

盛谨言回到督军府,程柏升已经听说了今日之事。

程柏升下午劝他不要出门。

盛谨言这段日子很忙,跑了两个地方视察。还遇到了铁路被冲断,骑马跑了两天回城,非常疲倦。

在疲倦的时候,盛谨言的脾气最容易失控。

而后,程柏升就听说盛谨言把苏融—伙人全部打了—顿;又听开车的副官说,宁夕下车时好像哭了,应该是挨了骂。

“怎样?”程柏升问。

“不怎样。”盛谨言回。

他脾气坏到了极致,不愿意理人。

翌日,程柏升直接去宁家找宁夕。

宁夕态度还好,对他也客气。

程柏升打算劝几句,尚未开口,宁夕已经说话了:“是骂了我。没什么大事,我阿爸这么大年纪,督军不也说骂就骂?上峰没有不骂人的,我受得住。”

程柏升:“……”

督军不是你上峰,他是你丈夫。

程柏升听着宁夕口风,觉得夫人住官邸内宅这事,遥遥无期,他有点绝望。

宁夕在家住了三日,心情恢复得差不多。

她深吸—口气,回了盛家老宅。

她才回来,老夫人喊她去。

“……听说谨言病了,你去看看。”老夫人对她道,“他怎么—回事,你再回来跟我讲讲。”


中元节祭祀,盛谨言没回来。

老夫人当时没说什么。老宅虽然习以为常,却也少不得闲话。

宁夕的小姑子,也是盛谨言的胞妹盛长殷,跟宁夕聊起了这件事。

“……中元节祭祀,祭的不仅仅是祖宗,还有阿爸。大哥不回来,姆妈伤透了心。”盛长殷说。

盛长殷今年十四岁,面颊饱满白皙,有双和盛谨言一模一样的眼,很有神采。

她有自己的院子,平时都在上学,放学后还需要练钢琴,很难碰到。

宁夕嫁过来三个月,只见过她两三次。

不过,小姑子跟三姨太徐雪慧感情好,宁夕是知道的。

她不愿意插z进去。小姑子不找她,她也绝不登门去讨嫌。

“督军往年回来吗?”宁夕端起茶,慢悠悠喝着。

她没搞懂小姑子用意。

平时都不见面,这会儿跑来跟她诉苦,莫名其妙。

“这是我们搬到老宅的第二年,之前都是住大帅府。后来帅府改成了督军官邸。”小姑子说。

宁夕:“去年呢?”

“去年大哥也去祭拜苏月儿了。”

宁夕:“……”

那你今年来跟我说,是指望我用督军夫人的身份去施压?

我算个球!

“……大嫂,我听说您回娘家那段日子,和大哥在外面过夜。”

宁夕一口茶差点把自己呛死。

外面热,明晃晃的日头,宁夕撑起一把遮阳伞去了老夫人院子。

三姨太徐雪慧也在,正在跟老夫人说话。

宁夕进来,微微沉脸。

老夫人微讶:“夕儿来了,坐下吧。”

又问,“怎么了?”

宁夕叫了声姆妈,就转向徐雪慧,“三姨太,你打听我和督军的事,可以自己来问我。你叫阿殷这么个小姑娘来问,适合吗?”

她声音不高,可表情严厉。

徐雪慧一惊,站起身:“我、我只是……”

老夫人眉头一紧:“怎么回事?”

宁夕就把小姑子的话,告诉了婆婆:“……她才十四岁,叫她来传这种话,用心太歹毒了吧?”

老夫人脸色不虞:“夕儿,你搞错了,这是我和阿殷说的。要是阿殷做得不妥,是我没教好。”

宁夕:“……”

一个试探,她一下子得到了两个消息。

第一,老宅的确时时刻刻盯着盛谨言。他那天凌晨五点送宁夕回府,被眼线瞧见了。

老夫人知道,徐雪慧也知道。

第二,老夫人很维护徐雪慧的面子。如果宁夕和徐雪慧起了冲突,老夫人会先替徐雪慧说话。

在老宅,宁夕这个“督军夫人”,就像盛谨言所言:识抬举,旁人就捧几分;要是得寸进尺,谁都可以踩一脚。

盛家步步深渊。

宁夕既然踏进来了,就没打算轻易放弃。

不战而退是逃兵,不是宁家女儿的做派。

“姆妈,那是我搞错了。三姨太,你别生气呀。”宁夕笑盈盈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徐雪慧面颊微红:“夫人说笑了。”

老夫人也收起严肃:“坐下吧。”

徐雪慧紧挨着老夫人,和宁夕形成两阵对立。

宁夕对形势一清二楚,也不沮丧。

“夕儿,姆妈还想问问你,你那天和谨言一夜出去做什么?”老夫人问。

宁夕毫无保留说了。

打牌,结束后去吃宵夜,然后打了洪门的两个小混混,再回家。

一切都跟老夫人打听到的对得上。

老夫人有点泄气:“就这样?”

“是。”

“你也争气点。一个个的,都没能耐。”老夫人道。

宁夕:“……”

因为这件事,老夫人让宁夕去趟督军府,找盛谨言,请他到老宅过中秋节。

“他肯带你打一夜牌,是愿意亲近你的。你去找他。”老夫人说。

宁夕知道是烫手山芋。

盛谨言要是肯卖她这个面子才怪。

可宁夕也明白,她真正站稳脚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得到老夫人的信任、怀上子嗣。

后者比前者难。

宁夕不需要斗败徐雪慧。她只需要能力在徐雪慧之上,得到老夫人的器重。

至于感情,老夫人偏袒哪一个,其实没那么重要。

实权才是最要紧的。

老夫人给她的任务,她必须完成。

“姆妈,我只能去试试看。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宁夕说。

老夫人:“你就去试试,不成算了。他连祭祀都不回,还能指望他什么?”

宁夕低垂视线道是。

她离开后,徐雪慧给老夫人递剥好的荔枝:“姆妈,您叫她去试,有点为难她。裕哥连督军府大门都不会让她进的。”

老夫人:“试试吧,万一呢。谨言的脾气,我一点也摸不透。”

徐雪慧:“也只能这样了。”

回去路上,遮阳伞挡住灼热骄阳,宁夕眼睫下一片阴影。

她有点走神。

“老夫人和儿子的关系,居然如此差?”

宁夕没听说过盛家母子失和。

外头几乎没什么风声,也无人议论。

可短短几次交锋,宁夕已经看得出,盛氏母子的感情岌岌可危。

“盛谨言甚至纵容繁繁在老宅嚣张,有点借她给老夫人难看的意思。”宁夕突然想。

这对母子,真够复杂。

而三姨太徐雪慧,她和盛谨言的关系,似乎也没宁夕认为的那么好。

宁夕不怕复杂,越复杂越有她可钻的空子。

“我阿爸和兄长们的命都捏在盛谨言手里,谁的处境有我难?盛家才是坐庄的人,他们可以随时推翻牌局不玩了。”

宁夕最快站稳脚跟的捷径,就是怀孕。

一旦她有孕,这条路就会顺畅很多。

可有了孩子,她也有了软肋。

宁夕在四面楚歌的时候,再弄出一个牵绊,对她真的更有利吗?

到时候,她可以狠心拿自己的孩子做筹z码吗?

宁夕想到这里,暂时打消了怀孕的念头。

不到生死关头,这一招不能用。

翌日,宁夕早起收拾了一番,去督军府找盛谨言。

她自报家门。

当值的副官瞧见了她,狐疑打量半晌,对她说:“您稍等,我进去通禀一声。”

一般女人不敢说自己是“督军夫人”;而他们家督军,的确新婚不久,有那么个夫人。

副官考量之下,进去通传。

片刻后,有个高大人影从督军府大门走出来。

“宁夕。”他招招手。

宁夕瞧见是程柏升,大大舒了口气。

有些话,对程柏升说更适合,而且不用面临被盛谨言羞辱。

程柏升将她领进了会客室,亲自倒了一杯凉丝丝的桔子水给她:“你稍坐,谨言在开会。”

宁夕接了水,问他:“柏升,你在军政z府当什么差?”

程柏升:“闲差,参谋处的。我替谨言办事。”

宁夕了然。

她和程柏升闲话几句,一杯桔子水还没喝完,盛谨言进来了。


盛宅的园子大,两处小院之间修建假山、树木或者池塘。

宁夕住摘玉居。

摘玉居以前叫汨罗院。老夫人觉得名字不吉利,在宁夕嫁进来之前刚换的。

之所以“汨罗”,因为它临近盛宅最大的湖。

人工湖,是盛宅整个大园子的中心,湖挖得很深。端阳节后水草丰茂、荷叶碧绿,傍晚时薄雾空濛。

白鸟衔鱼,划破湖面,荡起一阵阵涟漪。

宁夕立在二楼的栏杆处,静看这一面大湖。

她有点出神。

“夫人,晚饭准备好了。”女佣在身后说。

宁夕回神,点头:“摆上吧。”

她这边刚坐下,院门被敲响。

佣人开门。

进门的年轻女子气质出尘,耳朵上戴红宝石的耳坠子,笑靥温婉。

“夫人。”

“三姨太,你怎么来了?”宁夕站起身。

不看僧面看佛面,三姨太是老夫人的人,宁夕哪怕再想立威,也要尊重老夫人。

打狗还得看主人。

宁夕尽可能不叫人挑错。

“夫人,老夫人说小厨房今晚做的莲子羹很好。梅雨天闷热,吃些清热的,心里舒服。

特意叫了我来,看您这边吃饭了没。若是没有,就去尝尝。”三姨太笑道。

她容貌清雅,圆眼樱桃唇,衣着颜色浅淡,只用红宝石耳坠子,做点睛之笔。

似一朵开在暖春中的小白花,温柔娴雅又沾染一点红宝石的芒,令人心醉。

比起热z辣跋扈的二姨太繁繁,三姨太徐雪慧各方面都像大家闺秀,不容小觑。

“我还没吃,这就去了。”宁夕道。

她没更衣,随意拿了一条雪绸长流苏的披肩,和三姨太徐雪慧一起出门。

老夫人的院子,在盛家老宅最中心,也是大湖的正西面,临水而建。

宁夕的摘玉居在最南边,和老夫人相邻不远,都是老宅位置最好的院子。

一妻一妾沿着湖边青石小径,缓慢而行。

“夫人在国外念的什么书?”三姨太问。

宁夕:“我学的是建筑。”

“盖房子?”

“我主攻方向是城市规划。”宁夕道。

三姨太:“夫人真了不得。”

两人闲聊几句,到了老夫人的院子。

老夫人穿淡紫色中袖旗袍,高贵又端庄,眉宇间还有当家主母的杀伐果断。

宁夕叫了声“姆妈”,坐到了老夫人身边。

三姨太帮衬安箸。

“阿慧也坐下,一起吃饭。”老夫人道,又看宁夕的脸色。

宁夕微微笑着:“坐下吃饭吧。”

老夫人很满意。

三姨太徐雪慧坐在老夫人的左手边,替她布菜。

“……夕儿,你过门也有些日子了。家里的管事对牌和钥匙,姆妈打算都交给你。”老夫人说。

宁夕知道这是试探。

老宅上上下下至少三百人,内宅总管房有四名大管事,他们与盛家息息相关。

总管房往下,十几个“小衙门”,什么账房、库房、厨房等,每一层的人事都特别复杂。

一个不慎,不仅仅闹笑话,甚至可能造成大事故。

宁夕知道,现在是老夫人自己管家,三姨太徐雪慧帮衬她理事。

儿媳过门,管家的权力交接也需要时间,有些可能两三年。

盛宅的复杂在于,三姨太徐雪慧在老夫人身边十年了,她有威望,也懂各处的人际调用。

宁夕贸然接手,做得好,和三姨太齐平,并不能突显她的地位;做得不好,还不如三姨太。

“姆妈,我身体不算很好,恐怕将来子嗣艰难。我想先调养几个月,适应新环境。”宁夕说。

她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她用了“调养身体”作为借口。这个借口,老夫人还不能反驳,因为作为正妻,为家族添子嗣是大事。

徐雪慧不动声色瞥了眼宁夕,又快速低垂视线。

老夫人笑道:“你这个孩子,看着是单薄。”

“我嫁过来后,回娘家时,祖母和母亲都夸我脸色红润了很多。都是姆妈养得好。”宁夕趁机拍马屁。

老夫人笑容越发浓郁。

婆媳间的第一次“试探”,被宁夕轻易化解了。

晚饭后,宁夕回去,老夫人就和徐雪慧聊起她。

“她没有那些时髦千金的天真。你在她面前,处处谨慎些。”老夫人叮嘱徐雪慧。

徐雪慧道是。

她欲言又止。

老夫人:“你想说什么?”

“姆妈,督军至今也没到她房里过夜。”徐雪慧说,“他忙完了,就歇在别苑。”

又道,“是否派人请他回来?他总不能这样冷落夫人。”

老夫人沉吟。

“明日派个人去别苑,叫他回来一趟。”老夫人说。

徐雪慧道是。

她从老夫人处回去,到了自己的院子,立马吩咐佣人连夜更换帐子与被褥,又把室内仔仔细细打扫一番。

“督军要回家了吗?”佣人问。

徐雪慧笑了笑:“老夫人会请他回来住几日的。”

说罢,她笑容又有点苦涩。

她明明处处比繁繁优秀,还比她漂亮,为何就是拢不住督军的心?

盛谨言的别苑,守卫森严,门口的哨楼日夜有人当值。

二楼书房,他与朋友抽雪茄闲聊,手边的白兰地酒杯已经空了。

老宅佣人来传话,叫他明日回去一趟。

副官如实转告。

盛谨言拧眉。

“不想去老宅?”他的挚友程柏升问他。

盛谨言:“明知故问。”

“都结婚了,逃避毫无用处。”程柏升说,“我听你的副官长说,你的新夫人,打了你的二姨太一枪。”

“糟糕的枪法。”盛谨言道,“宁家的人都这个德行,没什么本事却爱显摆。”

前些日子,繁繁告状,说她在路上偶遇宁夕,宁夕一言不合打了她一枪。

盛谨言看了枪伤。

不管怎么打,都不至于打那么差。

“你喜欢枪法好的女人,真是怪癖。”程柏升道,“女人会玩枪,失了女子娇媚,本身就怪异。”

“你不懂。”盛谨言说。

“苏月儿也不爱弄枪。”程柏升又道。

盛谨言狠狠看了眼他,警告之意很明显。

除了程柏升,没人敢在盛谨言面前随意提起死去的苏月儿。

苏月儿性格柔,最厌烦打打杀杀的。

盛谨言迷恋苏月儿,同时又很喜欢会枪法好的女人,这点矛盾叫程柏升也费解。

第二天,盛谨言起床后就去了军政z府开会。

“礼物送去老宅。告诉老夫人,我这些日子忙,暂时不回去。”盛谨言吩咐家里副官。

副官应是。

繁繁听到了。

盛谨言一走,繁繁对副官说:“礼物我去送,去备车。”


盛谨言在军政z府说一不二,“老臣”们被他打压得一个个抬不起头,以至于他在军政z府的时候,特随意。

一件旧军裤,松松垮垮没形没款的,因他身段挺拔,愣是不显落魄,反而别样不羁;衬衫也旧,袖子挽得老高,一边进门一边解纽扣。

瞧见宁夕,他解第四颗纽扣的手停住,剑眉微蹙:“有事?”

宁夕也不愿意见他。

和他打交道,她不太敢痛快喘气,始终被压制着,直不起腰。

“督军,那晚您拉我打牌的事,姆妈知道了。”宁夕开口说。

盛谨言正不情不愿把第三颗纽扣扣回去,闻言抬眸看她:“你什么意思?”

一旁陪坐着的程柏升也看向宁夕。

“老宅以为我得到了您的另眼相待,特意叫我来问问,您中秋节回不回去吃饭。”宁夕说了来意。

她开门见山,没有兜圈子,让盛谨言心里舒畅了几分。

他讨厌绕弯。

他坐下先点烟。

深吸两口,眉梢略有略无抬了抬:“是老宅为难你,还是你借用我在老宅自抬身价?”

——吹牛收不回来,需要他去救场。

宁夕垂着眼睫:“您上次警告我了,我都认真记下,绝不敢造次。的确是老宅听说了这件事。”

盛谨言又抽两口烟。

一截烟灰,颤颤巍巍要落未落,眼瞧着就要从他半敞的衣领掉进去。

宁夕的视线,正好在那烟灰上,慢半拍才发现自己正在看他的唇。

他的唇不厚,唇形很好看,衔着香烟的弧度也漂亮。

她收回视线,又怕他被烟灰烫到了,大发脾气,今天这事彻底谈崩。

她起身拿了水晶烟灰缸,递到他跟前。

顺势在他旁边沙发坐下。

态度殷勤而小意。

盛谨言掀起眼皮看她一眼,手指微动,烟灰落入了她双手捧着的烟灰缸里。

纤细的手,凝雪般的腕,捧着透明烟灰缸,画面美丽得叫人眼前一亮。

盛谨言是个俗人,他看到了赏心悦目的画,心情也不错。

“行,你回去告诉姆妈,我中秋节去吃饭。”他道。

宁夕:“好。”

买卖谈成,见好就收。

宁夕没想到“初战”如此顺利,打算维持好这成果,绝不留下来添堵——那晚她要是没跟盛谨言去吃宵夜,打牌结束就溜,绝对会留个好印象。

“督军,我不打扰,先告辞了。”宁夕说。

盛谨言却问:“几点了?”

宁夕毫不迟疑:“十一点半。”

“饭点了。吃了再走。”他道。

宁夕眼角跳了跳。

上次被骂,就是他非要吃宵夜引起的。

宁夕:“不了督军,姆妈还等着回话。”

盛谨言站了起来:“我去打个电话给她。你留下来。柏升,叫人准备午饭。”

程柏升道好。

他白釉似的面庞上,有善意与鼓励,对宁夕说:“留下吃饭吧,督军府厨子手艺不错。”

宁夕只得点头。

盛谨言起身要出会客室,副官长程阳走过来,低声跟他说:“督军,书房线上有电话,江小姐打的。”

盛谨言二话不说,立马出去,脚步十分迅捷。

宁夕只感觉浑身重量轻了大半。

什么江小姐啊,简直是活菩萨。

程柏升打量她半晌,笑道:“你怕谨言?”

“谁不怕他?”

“谨言没那么可怕。”程柏升说。

宁夕给了他一个很无语的表情。

在苏城,人人都知道督军从小混不吝,手段狠辣。

上次两个小地痞调戏宁夕,他把一个打得半死,另一个刺穿眼球,不知能否活下来。

还有宁夕的父兄,差点就因盛谨言一念之差死在平乱前线。

他很可怕。

可他也实在太强大了,宁夕想要对付他是蚍蜉撼树,就只能乖乖做好“督军夫人”,慢慢想解决办法。

程柏升则被她的表情逗乐,笑了起来:“跟我来吧,餐厅在这边。”

副官很快摆好了午饭。

宁夕和程柏升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盛谨言一直没从书房出来。

等了半个小时,程柏升对宁夕说:“我们先吃,他估计临时有事。”

宁夕巴不得。

和盛谨言吃饭,会消化不良。

她与程柏升吃了起来。

程柏升问她哪一道好吃,她觉得都挺好吃。

吃完了,盛谨言也没露面,和江小姐的电话一打就是一个钟。

宁夕抓紧时间起身告辞。

程柏升看得出她急忙想走,就道:“我送你。”

宁夕便觉得程柏升是个好朋友,知道旁人的难处,不叫她等。

直到出了督军府的大门,上了自己汽车,宁夕才重重舒一口气。

浑身枷锁都脱了。

程柏升送完宁夕,回来时瞧见盛谨言刚到餐厅。

“你们吃完了?”

“留了两样你爱吃的菜,我叫厨子去热一下。”程柏升说。

盛谨言环顾一圈:“宁夕呢?”

“她吃完走了。”

“我还有事跟她说,跑那么快,我又不会吃了她。”盛谨言的情绪,到这会儿已经很不悦。

像是有件事没做完,不上不下卡着他。

程柏升:“你别不讲理,是你冷落她。她有事找你,就来军政z府;你有事找她,去老宅。”

“下次再说。”盛谨言摆摆手。

宁夕回到老宅,等了两天才告诉老夫人,盛谨言答应中秋节来吃饭。

老夫人惊讶不已。

徐雪慧也有点吃惊,然而却没有十分意外。

来不来,还两说。

盛谨言逢年过节都忙,有时候军中还有会。

时间很快到了中秋节。

民主政z府后,不准守孝,老宅不用替去世的大帅守着,去年中秋节就很热闹,今年更热闹。

老夫人请了苏城最有名的戏班,两位名震天下的名角来唱堂会。

“大嫂,听说你特意请了大哥来吃饭?”一个堂弟媳妇问宁夕。

宁夕:“督军是答应了的。”

堂弟媳妇声音挺大的,笑语连珠:“还是你有面子,要是旁人去请,大哥断乎不理。”

又说,“再过些时日,你叫大哥不要去祭拜苏月儿,他也会听你的。”

宁夕微微沉了脸。

其他人在旁边,侧耳听这边的热闹,没有对堂弟媳妇的“捧杀”出声。

“大嫂,还是你有本事,能把男人管得服服帖帖。咱们妯娌之间,这本事你得教教我。”

她这些话,膈应人,却没到可以发火的程度,因为她始终笑盈盈的。

宁夕要是发脾气,反而是她较真、没有容人之量。

哑巴亏很难吃。

“大哥什么时候到?”堂弟媳妇又问。

徐雪慧一直坐在旁边,慢悠悠喝一杯茶,没往这边多看一眼。

“我什么时候到,还需要跟你汇报?怎么着,以后家都给你当,祖宗牌位全撤了,你坐上去独享香火?”

旁边突然有人说。

宁夕:“……”

盛谨言最擅长神出鬼没的,把宁夕吓一跳。

她都没留意到他何时到了。

堂弟媳妇脸色发僵,吓得一动不动,伶牙俐齿的她,此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也是欺软怕硬的主。

徐雪慧眼底闪过一抹诧异,急忙迎上来:“裕哥。”


转眼到了四月初六。

庭院盛绽的海棠,被夜风吹拂,落樱如雨,在地面铺上绚丽锦毯,又被星芒映照,冷艳又悲哀。

“明天就要出嫁了,难受吗?”二嫂问她。

宁夕的二嫂,也是她好友,两人从七八岁相识。

“还好,有准备。”宁夕说。

她从衣领里取出一条项链。

项链坠了小小金环。

她拿下来,二嫂才看清楚是一枚金戒指。

贴身戴着的,被她体温烘得暖融融。

“二嫂,你替我保管它。”宁夕说。

“哪里来的?”二嫂问。

金戒指很小,细细的一圈,不太值钱。

“这是……”宁夕的声音恍惚了一瞬,才说,“在圣保罗大教堂,有个男人向我求婚。”

二嫂愕然。

“我答应了他。他替我戴上了这枚戒指。”宁夕道。

“你们分开了?”二嫂小心翼翼问,那戒指落在她掌心,有点烫手。

“嗯。”

“为何?身份不匹配?”二嫂又问。

留洋的人,五花八门。有家世很好的小姐少爷,也有穷苦的公费留洋生。

宁夕的金戒指,实在不太值钱,看得出送此物之人的寒酸。

回国了,要从“世外桃源”回到现实,宁家这等门第,不可能把唯一的宝贝女儿嫁给穷书生。

“别问了,暖暖。”宁夕说,“替我保管好,别弄丢了。等一切稳定了,我再来拿。”

她二嫂名叫金暖。

“你好歹吃过洋墨水的,宁夕,居然愿意接受包办婚姻。”二嫂的心疼变成了恼火,“你出国练成金箍棒,却拿了它回国搅屎。”

宁夕:“……”

翌日是大婚之日。

督军府新派的婚礼,在苏城最奢华的六国饭店举行。

宁家送嫁。

宁夕的三个亲哥哥都在皖南战场上,背她出嫁的是堂兄。

母亲哭,大嫂、二嫂哭,祖母也哭。

宁夕没哭。

可能她的眼泪,在两年前就哭完了。

新式婚礼的头纱轻薄,宁夕被送到六国饭店门口时,瞧见了自己的新郎官——督军盛谨言。

盛谨言穿簇新的军装。

深蓝色军装,衬托的他身姿笔挺;肩膀端,线条流畅,他的肩背无比优雅矜贵。

安静站着,自成气派。

一双眸,安静落在宁夕身上。

宁夕上次就认出了他,她替他修过汽车。

她挽住堂兄的手,踩着高跟鞋,迈上了高高台阶。

堂兄把她交给盛谨言。

新娘子戴白色蕾丝手套。

盛谨言盯着她伸过来的手,瞧见微松长手套下,纤细凝雪般皓腕。

他微微架起胳膊,她的手腕顺利搭上去。

手套半透,手指修长如葱。

他牵着宁夕进了饭店。

新派婚礼的仪式,并不复杂,盛谨言当着宾客的面掀起了她的头纱,瞧见她浓妆的脸,微微蹙眉。

宁夕低垂眼睫,睫毛修长浓密,似两把小小扇子,将她眼神遮掩住,不露端倪。

婚礼前后不过半小时。结束后,宁夕被送回老宅的新房。

新郎官并不随行。

饭店是中午的婚宴,晚上在老宅还有一场。

半下午时,宁夕吃了点东西,隐约听到锣鼓声。

老宅的婚宴也开始了,比饭店更热闹些,喧闹声不绝于耳。

宁夕从上午坐到了晚上八点。

这个时间,该闹洞房,新郎官也该回来了。

她等了片刻,却是没人登门。

她身边跟着四个佣人,都是娘家“陪着”来的。

“夫人,我出去瞧瞧?”一个管事妈妈说。

她们改口,不称呼她四小姐,而是夫人。

她是盛夫人。

宁夕:“不必,等着吧。”

等到了九点,前头的热闹逐渐停歇了,新郎官也没回房。

宁夕自己站起身:“服侍我梳洗吧,不等了。”

她刚说完,院门口传来脚步声。

斗转星移,夜色微茫,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悬挂,把红光匝地,青石板小径一片淡红旖旎。

佣人开门。

老夫人由一年轻女子搀扶着,踏进了院门。

宁夕走出房门,迎了上去:“姆妈。”

盛家老夫人,其实不算老,今年不过四十五岁,肌肤白净细腻,只眼角有淡淡细纹,风韵不减当年。

她笑着,拍拍宁夕的手:“累了吧?”

“还好。”

“码头发生了爆炸,是北方政z府官员的船。此事关乎重大,谨言带人去处理了。我怕你多心,特意来瞧瞧。”老夫人说。

宁夕浓妆的脸,看上去不太像她。

她的笑容浅淡:“我不会多心的,姆妈您放心。我与督军有婚书,往后我是盛家的儿媳。”

说罢,她看了眼旁边年轻女子。

年轻女子穿淡蓝色旗袍,端庄高雅。眉目精致,雪肤红唇,戴红宝石的耳坠,灯火摇曳处,自有风情。

她瞧见了宁夕的眼神,微微一笑:“夫人。”

宁夕微微颔首,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笑了笑:“她是三姨太。她一直服侍我。往后你这边不便,也可叫她来服侍你。”

宁夕急忙说:“姆妈说笑。三姨太是服侍督军和您的,我断乎不敢托大。”

“你这孩子,真是太谨慎了。”盛夫人满意笑着。

没有一进门就先打压妾室,反而懂得以退为进。

宁家的女儿,不辜负她期望。

“……早些睡吧。”老夫人略微站了站,没进去坐,“谨言也不知忙到何时,你先歇着,今天累了一天。”

听话听音,盛谨言今晚不会到老宅来和她圆房。

宁夕安静笑了笑:“是。姆妈,您也累了一整日,早些歇息。”

婆媳俩客气几句,老夫人由三姨太搀扶着,回去了。

宁夕叫人关上门。

她自己带过来的四名女佣,服侍她更衣、梳洗。

“……小姐,您真不等姑爷?”年纪最小的女佣,承不住气,忍不住替宁夕难过。

宁夕:“往后叫我夫人吧,别叫姑爷。他是督军。”

“可小姐……”

“老宅娶了我,我是这边的人。督军有他的督军府,也有别苑。他来不来,不与咱们这边相干。”宁夕道。

女佣愕然:“您是说?”

“往后,我和三姨太一样,都是服侍老夫人的。”宁夕说到这里,警告扫了眼自己的人,“你们都懂了吗?”

四人急忙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