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恒张远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人在崇祯,爆杀鞑清野猪皮张恒张远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练习两年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真洗干净了!”“我的天!这衣领子一直都洗不干净,今天居然真洗的这么干净!”“这是什么宝贝?”几个妇女全都惊奇的跑到王氏身边。林嫂更是将那衣服抢到手中,反复观看后,露出惊喜之色:“这么干净!这肥皂也太好用了,这样也不怕衣服打坏了!”她们洗衣服通常都是用木棍敲打,不仅洗不干净,而且衣服也容易被打坏。可有了这肥皂,只要搓洗就能洗干净,根本不用敲打了!这样不仅干净,衣服还能用更久!“妹子,这肥皂哪买的?我也买一块来用!”一名妇女开口道。另一名妇女则说道:“这贵不贵啊?效果比皂角都好,价格肯定不便宜吧?”肥皂有效,王氏心中也高兴,她笑道:“不贵,那店家说只要二十文一块,而且一块顶这个小的二十五块呢。”闻言,几人都是露出笑容。林嫂笑道:“二十...
“我的天!这衣领子一直都洗不干净,今天居然真洗的这么干净!”
“这是什么宝贝?”
几个妇女全都惊奇的跑到王氏身边。
林嫂更是将那衣服抢到手中,反复观看后,露出惊喜之色:“这么干净!这肥皂也太好用了,这样也不怕衣服打坏了!”
她们洗衣服通常都是用木棍敲打,不仅洗不干净,而且衣服也容易被打坏。
可有了这肥皂,只要搓洗就能洗干净,根本不用敲打了!
这样不仅干净,衣服还能用更久!
“妹子,这肥皂哪买的?我也买一块来用!”
一名妇女开口道。
另一名妇女则说道:“这贵不贵啊?效果比皂角都好,价格肯定不便宜吧?”
肥皂有效,王氏心中也高兴,她笑道:
“不贵,那店家说只要二十文一块,而且一块顶这个小的二十五块呢。”
闻言,几人都是露出笑容。
林嫂笑道:
“二十文那好啊!明天我也去买一块,这样也不怕衣服被打坏了。”
“那店家还说,肥皂用来洗身子的效果也很好。”
王氏又补充道。
其他两位妇女闻言也喜上眉梢。
“还能洗身子,这也太值了!”
“既然这样,我们明天一起去买吧!”
......
第三天。
张恒一开门就看到了门前站着几个妇女,正在谈论着什么。
见他看门,几人立刻围了过来。
“小哥,肥皂是在你这买吗?”
张远在后面听到这话,激动的拉了拉张恒的衣服。
张恒听到这话,也是大喜过望。
终于有生意了!
他立刻笑着说道:“对对对,你们都来买肥皂吗?”
那妇女挪了一步,指了指身边的几人:“我们六个人都要买,你看能不能便宜一点?”
张恒笑着将大门打开:
“这价格已经很低了,二十文一块,没法便宜了。”
只是那妇女却不依不挠,说道:“我们都是为了肥皂,从城西跑来城东的,你怎么说也得便宜一点!”
张恒心中苦笑,也不想因为几文钱浪费时间,便笑着说道:“今天你们是第一批客人,那就卖你们十九文一块吧。”
听到这话,几个妇女心里都很高兴,感觉自己占了一文钱的便宜。
“十九文一块,那我们一人买两块吧!”
几个妇女最终决定每人多买一块。
张恒收了钱,妇女们拿着肥皂高高兴兴离开了。
张远再也忍不住,激动地喊道:
“哥哥!我们挣钱了!”
“哈哈哈,这可比椒面赚钱多了啊!”
张恒也很高兴,不过在弟弟面前还是保持着淡定,轻轻点头道:
“嗯,我们的生意终于开张了!”
他们的生意也的确开张了。
这一上午,上门买肥皂的人络绎不绝,很快就把昨天制作的一百多块肥皂全都卖了出去。
客人还在增加,肥皂却断货了。
除去成本,这一天张恒就赚了接近二两银子!
这样欠王家的银子很快就能还上了。
张恒心中兴奋不已,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感受到数钱的快乐!
他让母亲李氏在店里看着,告诉来买肥皂的客人明天再来,自己和张远则是买材料开始制作新的肥皂。
李氏十分开心,知道儿子搞出来的肥皂这么赚钱,再也不用担心王家那点债务了。
她整个人气色都好了起来。
而与此同时,关于肥皂的消息正在迅速传播着。
之前送出去的肥皂有了效果,有人用来洗澡之后发现效果非凡,有人洗衣服之后发现十分好用。
再加上街坊邻居之间口口相传。
第四天,天刚蒙蒙亮,就已经有十几个人守在店门口了。
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客人越来越多,将店铺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哥,这么多人,我们的肥皂怕是不够卖啊!”
张远看到这么多客人,心里高兴的同时也有些可惜。
张恒轻笑一声:
“不够才好,明天我们做更多就是了。”
不过人多也有人多的坏处,上百人围在这里,场面很快就乱哄哄起来。
“小二,我要三块肥皂!”
“我先来的!先给我两块吧!”
“我都等了好久了,掌柜的先卖给我吧!”
许多人不耐烦地举着铜钱在那里喊叫着。
那钱都要砸张恒脸上了。
张恒心里虽然想要客人,可如今这场面却也让他忍受不了。
“你们都给我去排队!”
他大喊了一声。
“排什么队?”
众人纷纷一愣,他们可没有排队这个概念。
张恒大声说道:
“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来买肥皂,不排队的人,恕小店不卖!”
众人见张恒如此强势,没办法只得去排队。
毕竟肥皂他们是真需要,而想买就只有这一家,别无分号,不情愿也只能去排队。
不过很快他们也发现效率确实高了很多。
张恒在前面收着钱,张远则是将肥皂递给客人,客人也是井然有序。
过了一会儿,张恒眼前多了一道阴影,他还以为有人没排队跑前面来了,抬起头,却看见了一张漂亮的脸庞。
原来是顾婉带着丫鬟秋儿过来了。
“张恒,你这是卖什么呢?怎么这么多人?”
顾婉好奇地打量着排队的人们。
张恒收着钱,嘴上回答道:“肥皂啊?你没听说?洗身子和洗衣服都很好用的肥皂。”
顾婉好奇地眨眨眼:“真有你说的那么好用?”
“我骗你作甚?用过的都说好。”
张恒笑着说道。
顾婉嘻嘻一笑:“你还真不谦虚!”
张恒笑着摇头:“我说的是事实罢了,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呢?”
顾婉也不反驳,眨着眼睛说道:“你生意火爆,还上王家的钱应该不难了吧?”
“那是当然,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还上王家的钱,到时候王长云可就不能在我面前神气了!”
张恒有些小得意地说道。
顾婉闻言笑了起来:“好哦!那你不用担心房子和做仆人的事情了,不过他们为什么为什么排成一队啊?”
她从刚才就有些好奇了。
张恒随口解释道:
“我让他们排成队一个个买,这样卖的快一点,也不用怕拥挤了。”
顾婉歪歪脑袋,一脸惊奇道:
“张恒你变得好聪明哦?怎么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的。”
张恒招完人手,新工坊也正式开工了。
还是跟以前一样分为了六个步骤,分别有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部分,禁止私下交流工序,防止泄密。
第一个月工作表现好的亲戚也得到了提拔。
作为主管去负责管理某一道程序。
比如小六子和李威,都升了主管,月钱加了一两银子。
弟弟张远则是成了工坊的大总管,张恒每个月给他八两银子的月钱。
实际上按照明朝的规矩,他们兄弟二人没有分家,张恒其实不用给张远发钱,不过张恒还保留着现代观念。
他不是很喜欢明朝这种大家族共有财产的习惯。
况且,给张远工钱,也让张远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
同时这样的制度也是激励了不少亲戚。
没有被提拔的亲戚们都暗暗发誓要好好表现,争取下一次得到提拔。
毕竟成为小主管之后他们的待遇会提升一两银子呢!
工厂正式开工后,张恒需要管的东西就少了。
他着手开始制作起了纺织机。
再有十年,大明朝就要完蛋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就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然后中华大地就落入蛮夷之手。
张恒可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要改变未来的轨迹,改变大明朝的现状,避免汉人江山被满清统治的那个结局!
而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打算第一步先建立起纺织工厂,将自己的事业初步建立起来。
飞梭织布机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东西原理简单,却可以大大增加织布的速度,迅速发展起纺织工业。
作为一个手工博主,他对这些纺织机械自然不会陌生。
他在家里的桌子上花了半小时,用细毛笔画出了五张图纸来。
“恒儿,你这是在画什么?”
李氏看到张恒在画画,好奇地问道。
张恒笑道:“娘,我打算做一种新的织布机,比你平时用的快几倍的那种。”
“啊?还有这种织布机?”
李氏一脸诧异,有些不相信,若是真有这种东西,她这几十年织的布算什么?
不过想到张恒做出来的肥皂,又让她对儿子有几分信心。
她忍不住好奇道:“恒儿,你这织布机从哪里知道的?”
“游方道士教我的!”
“又是游方道士?他教你这么多啊?”
张恒笑了笑,没再回答这个问题。
他拿着图纸去了铁匠铺,打算把飞梭做出来。
不过他没有交给一个铁匠做,而是把飞梭分成了几个部分,交给不同的铁匠去做,免得别人知道飞梭的秘密。
铁匠铺里,拿到弹簧图纸的李铁锤一脸古怪:
“张公子,你这把铁线绕成这样干什么?”
“你管这个什么?你看这做出来就行,我又少不了你的钱。”
张恒淡淡道。
李铁锤面色一滞,又看了一眼张恒的衣着,知道这是个富贵子弟,他也不敢得罪。
“这东西可以做出来,就是要收三十五文!”
李铁锤说道。
“没问题。”
听到张恒回答,李铁锤也不再多说。
不管张恒做这个东西干什么,只要给他钱就行了,这样财大气粗不砍价的客户也是可遇不可求。
他烧红了铁毡,将其锤打成了细铁丝,然后将其缠绕在铁棍上。
在水中一淬,这一根精铁弹簧就做成了。
张恒拿在手上试了试,却发现几次之后,这弹簧的弹力就下降了,恐怕多按几次就要失去弹性。
“用铁做的不够硬吗?难怪后世的弹簧都是钢做的。”
张恒心中暗道。
他开口道:“这个不行,你用精钢给我做一个吧!”
李铁锤一愣:“公子,这精钢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多少钱?”
“少说一钱银子。”
“行,你做吧,还有钢丝再细一些。”
“好!”
李铁锤有钱拿自然也不吝啬力气,再次拉起风箱,开始用精钢做弹簧。
最后让李铁锤做了好几根弹簧,张恒终于得到了满意地,弹力最大的弹簧。
弹簧做好之后,其他部件就简单了。
张恒分别又找了几个铁匠,分别打造了导轨等东西。
再找木匠做了一台织机框架,这织机比明朝的传统织机宽了一倍,又将飞梭用木板挡住,不暴露飞梭结构。
织机做好之后,张恒从母亲李氏处拿了一些棉纱。
试着操作了一遍,半个时辰的时间,张恒就织出了两尺宽布,这个速度是明朝织布机的两倍!
而且本身这个织布机织出的布就是明朝织布机的两倍宽,相当于比明朝织布机快了四倍!
李氏在一旁看着张恒在那里操作这个新的织布机,脸上越来越震惊。
她织了三十多年的布,速度比其他人还要快一点,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事情。
可没想到,仅仅靠着这个机器,即便是张恒这样的新手也能织布这么快!
若不是亲眼所见,她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
这机器太神奇了!
李氏忽然叹了一口气,有了张恒做出的这种新式织布机,自己唯一的手艺反倒是没了用武之地。
要是早有这种机器,她三十年得织多少布?
她看着张恒这个儿子,眼中又露出骄傲来。
先有肥皂,后有织布机,她这个儿子总是充满了神奇!
那位神秘的游方道士也不知道为何对恒儿这么好,教他这么多神奇的东西。
张恒一点也不奇怪母亲的表现。
这种划时代的东西,谁见了都得大吃一惊。
现在他心情大好,做出了飞梭织布机,大概三两银子的成本,他现在身家也足够做个几百台。
他打算先做个四百台飞梭织布机,建一个厂房,招四百个织布工人,先建立一个织布厂!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厂房了。
城内肯定不行,纺织厂需要大量面积,城内没有这样的地方。
只能去城外建立大型厂房。
明末的天津并不安全,每隔几年女真人都要破关掠夺京畿一次,天津距离京师很近,肯定逃不过。
因此厂房建在城外并不安全。
但张恒想了想,也没有其他办法,女真人每次都从西边破关,杀到天津需要时间。
只要提前得到消息就能把织机转移到城内。
至于厂房则是不值钱的东西,就算毁了也能重建!
两贯钱不是个小数目,完全足以养活三个人过日子了。
而且李威还在外面吃饭,元氏自己纺纱也能赚点钱,他们家里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难道好日子真要来了?
元氏把钱拿在自己手里,看了看又颠了颠,铜钱撞击在一起,顿时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是真的铜钱!”
“我们的日子真要好起来了吗?”
元氏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再次不争气地流下来了,她握着铜钱重重地抱住李威,低声抽泣了起来。
李威轻轻拍着元氏的背,轻声哄道:“不哭不哭,我们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他想了想又得意地说道:“而且我们可以放心要个孩子了。”
元氏听到这话,脸上一红挣脱了李威的怀抱。
因为家中清贫,两人不敢要孩子,自然也很少同房,元氏对这种事还跟少女一般有些害羞。
听到李威的话她顿时羞红了脸。
昏黄的灯光将媳妇的脸照的通红,李威笑起来,他这一个月吃得好,身体好的不得了,一把就把羞涩的元氏拦腰抱了起来。
......
肥皂生意好起来之后,张恒已经在想接下来做点什么了。
毕竟也不可能靠着肥皂就摆烂一辈子。
要是放在太平盛世,他可能真的会选择安于现状,可明末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再有十年鞑子入关,到时候一切都是虚的。
他必须做点什么才行!
张恒打算先弄个纺织机械出来。
从纺织市场回到家,却见顾正林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坐在前堂,弟弟张远正陪着。
顾正林看见张恒,起身迎了过来:
“张恒你总算回来了,我等你半天了。”
张恒暗道这是又来跟他谈生意来了,肯定是想要更多肥皂,他佯装不知:
“不知道顾相公要来,还请见谅,不过顾相公货已经卖完了?”
顾正林却是正色道:
“这次来不是跟你要货,是要给你介绍一个朋友!”
说罢,他拉着张恒站到了那个中年男人前面,说道:“天津有八大商行,明安行便是其中之一,这位就是明安行东家秦举人秦老爷,专门来找你的!”
中年人打量了一番张恒,起身道:“在下秦五行,明安行的东家,公子的肥皂名不虚传,在下早就想见上一面了!”
秦五行顿了顿,又拿出一份礼单来:“一点小心意。”
在大明,上门拜访都会备礼,若是数量过多拿着不方便,就会送上一份礼单,上面是要送的礼物。
之后会差仆人把礼物送到对方家里。
张恒倒是被搞得愣住了。
礼单这东西一般都是王公贵族这些人才用,一般人谁家用这个?
张恒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个,一时间到不知如何应对了。
接过之后看一看呢?
还是随后放到一边去?
不过张恒最终还是看了,上面的东西十分贵重,丝绸香料都有。
也不知道这位打的什么主意?
张恒心中疑惑,虽说是商人,可对方是个举人,地位比顾正林都高多了。
不过对方这么客气,他也只能笑脸相迎:
“秦老爷客气了!倒是显得在下招待不周了,还请见谅,请坐请坐!”
秦五行见张恒如此客气,心里自然高兴。
他坐下来也不急着跟张恒说此行的目的,而是跟张恒聊起了家常,天南海北的事情都有涉及。
张恒虽然各方面知道的都比这位秦老爷多,但大都是后世的知识,不可能在这时候说起。
而对于明末这个时期,他了解的就没有这种读书人多了,秦老爷侃侃而谈,张恒只能在一边附和。
大概聊了快一个时辰,茶水都换了几轮,秦五行才终于说到了正题:
“张公子这肥皂,不知是江南来的,还是自家做的?”
张恒一直以来都说这肥皂来自江南,可问题是每天都有许多原材料运到家里,很多人都怀疑其实是他自己做的。
闻言,张恒心头一凛,拿不清秦五行的意思。
要是被人知道他肥皂是自家做的,肯定会被惦记配方,于是他说道:
“实不相瞒,这肥皂是在下从江南运来半成品,后在家里做最后加工成成品出售。”
秦五行闻言随口问道:
“不知张公子的货源可否告知?”
张恒笑了笑:“秦老爷,在下还靠着这个渠道吃饭呢。”
“哈哈哈。”
秦五行也不生气,反而是笑起来:“那这肥皂看来我是只能找张公子买了。”
张恒心道还是来买肥皂的。
他直接问道:“不知秦老爷要多少?”
秦五行看了看顾正林,说道:“我要每月二十万块,运到江南卖!”
张恒心头一震,这可真是一笔大生意!
他现在生意总和加起来也不过八万多块,秦五行一上来就要二十万块,直接翻了三四倍!
看来肥皂作坊还要继续扩大!
至于秦五行要卖到江南的事情他也不会在意,都是聪明人,说不定秦五行石察觉到了什么。
张恒想了想,答道:“二十万块,我联系江南那边,还是可以拿得出来的。”
听到张恒这话,秦五行神色一喜。
顾正林也露出笑容。
张恒顿了顿又说道:“不过每个月二十万块,价钱就要十八文一块了。”
秦五行一愣,说道:“公子,我买二十万块,难道还不能再便宜一些吗?”
张恒摇摇头,解释道:“秦老爷有所不知,肥皂生产数量越多成本就越高,原材料缺少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成本自然也会提高。”
秦五行看向顾正林,顾正林开口道:
“张恒,秦老爷这是大买卖,你就算再少一点利,也能赚不少。”
不过张恒却不打算降价了。
现在肥皂生意火爆,供不应求,今天来了个秦老爷,说不定明天还会来个李老爷呢?
他笃定道:“十八文价格不能少了,现在肥皂供不应求,实在是成本高了不少。”
秦五行和顾正林对视一眼。
片刻后,秦五行一拍手:“罢了!这生意我做了,张公子这个朋友我交了!”
张恒闻言心头一凛,交个朋友?
这意思是以后还要更多的肥皂?
他人身家肯定不菲!
张恒笑着道:“秦老爷说笑了,交朋友那也是我张恒高攀秦老爷。”
顾婉看到张恒换了一身全新的绸缎衣服,新奇地眨眨眼跑了过来,笑着问道:
“张恒,你什么时候换新衣服了?这哪来的衣服啊?”
张恒笑了笑:“我找裁缝新做的,好看吗?”
顾婉新奇地打量了一圈,咯咯笑道:“好看,你穿这身比以前好多了。”
张恒闻言心中高兴,随即便说道:
“我刚换了新衣服,请你去吃饭怎么样?我们去这里最好的酒楼。”
顾婉听罢脸上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那不行,要是让人看见我和男子单独吃饭,要嫁不出去的。”
她说完又眨眨眼睛:“而且,我前不久刚跟爹爹去过呢,醉仙楼的红烧肉最好吃了。”
张恒闻言没再说话。
他本来想哄着顾婉和自己去约会的,结果人家倒是醉仙楼的常客,不过想想倒也正常,毕竟顾相公可是大富户。
被拒绝之后张恒有些失望。
顾婉见张恒不说话,又说道:“你都能请我去醉仙楼吃饭了,是不是很有钱了呀?”
“有点小钱。”
张恒点头道。
顾婉闻言又笑起来:“那你以后打算做什么?买大房子当富翁吗?”
张恒闻言抬起头,看着美人拍了拍胸口。
“做富翁太没有前途了,我张恒是要拯救天下苍生的男人!”
这话倒是让顾婉愣住了,她歪着脑袋问道:
“什么?”
看着美人呆呆地模样,张恒心情大好,便继续讲道:
“顾婉你知道吗?现在百姓生活困苦,很多地方民不聊生,都是因为咱大明朝有三个最大的敌人在残害百姓!”
顾婉倒是第一次听说所谓的三个大敌,心中好奇:“是哪三个敌人呢?”
张恒认真道:“首先是西北那边流寇,这些人不事生产,四处劫掠,不把百姓当人,这位第一个大敌!”
顾婉闻言深以为然:“我知道这个!我爹爹和我说过,这些流寇杀人如麻,还好不在我们这里。”
张恒继续道:“其次便是在东北的鞑子,鞑子们最是可恨,他们经常劫掠大明的关内,卷走大量的人口和财富,在攻城时甚至会屠城,他们迟早还会再来,这是第二个大敌!”
顾婉听到这话,小脸暗了暗,嘀咕道:
“鞑子的确十分可恨,但也十分可怕,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打架那么厉害,官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一个姐姐就在遵化那边被鞑子杀了......”
张恒微微一愣,倒是没想到顾婉有亲戚死于鞑子之手。
他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倒是顾婉先好奇道:“那还有一个大敌呢?”
张恒闻言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这最后一个敌人,也是百姓最大的敌人那边是朝廷的贪官污吏!现在的大明官员体系已经烂透了,他们就像是大明的癌症,一直在败坏大明的根基,现在高门大户坐拥田地而不交税款,反而是百姓承担了十倍的赋税,很多百姓被逼的只能流亡落草为寇!”
顾婉没听懂癌症的意思,但还是听懂了大部分。
她思索了一下,问道:“张恒,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啊?”
面对美人,张恒自然豪气冲天,大手一挥道:“以后我会为百姓消灭这些敌人!”
“啊?”
顾婉惊得张了张嘴巴,小声问道:“张恒,你哪来那么大本事?”
张恒笑了笑,说道:“我是没有这个力量,但科技有这个力量!”
“科技?”
顾婉又听到了自己没听过的词语,她有些发愣。
张恒便说道:“肥皂就是科技的产物,科技不仅能做出肥皂这样的好东西,还能做出其他好东西,让我们的文明加速发展,给我们更加强大的力量,打败那些野蛮的力量!”
顾婉听着这些豪言壮语,没有搭话,她还是难以相信这些话。
张恒叹了一口气,淡淡道:“不是我说大话,我要是不这么做,这天下就要完了,不再是我们汉人的天下。”
顾婉看着张恒,眼睛一眨一眨的,只是张着嘴巴却没说出话来。
张恒微微一笑,转而问道:“对了,我给你的香皂怎么样?”
顾婉闻言又露出笑容,大声回答道:“很好用!我洗完身上都香香的呢!”
“那等你用完我再送你新的。”
张恒笑道。
“好呀!”
顾婉笑起来,笑容明媚。
张恒没再继续跟顾婉吹牛,告别顾婉继续往街上去了。
到了二月中旬,张恒交清了之前顾正林的订单。
顾正林拿到第一批肥皂之后就已经着手贩卖了,将肥皂运到京师之后他也用张恒的法子先用赠送的方式打开了销路。
第二批肥皂的时候,肥皂已经在京师火爆了。
因为第一批早已经缺货,第二批肥皂到货之后立刻引来了一阵疯抢。
知道肥皂好处的京师妇女们立刻上门抢购。
肥皂的好用也速度传遍京师了。
连宫中采购的太监都听到消息买了一些拿回去试了试。
很快这肥皂就在宫中流传起来。
因为大家用过之后都发现,这东西可比那皂角好用多了!
王承恩是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他这两天也听说其他太监说,京师里流行着一种从天津来的,名为肥皂的东西。
这肥皂不仅能洗衣服,还能洗澡,效果十分显著,比皂角好用多了。
起初王承恩并不相信,这外面兵荒马乱,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好的东西?
只是他从负责采买的太监手里拿了一块试过之后,立刻就被折服了!
这东西确实太好用了!
皇上的龙袍平常拿去浣衣局洗几次就显旧了,而且有一些物资还难以洗掉,可是用了这个肥皂,只是在脏污之处搓洗一下,污渍立刻就消失了!
而且还不会让衣服显得陈旧!
他还用这肥皂洗了个澡,效果更是让他震惊不已。
以前他洗澡要泡两刻钟,用了这肥皂,一刻钟的时间他已经洗的干干净净,根本没有一点污垢!
这样的好东西居然只卖二十五文钱!
王承恩得了这样的好东西,自然不敢藏私,立刻就进献给了天子。
直到亥时,乾清宫还亮着灯。
崇祯七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年仅二十四岁,他口述着圣旨,王承恩在一边帮忙在奏折上批红。
片刻后,朱由检揉了揉眼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没错。”
张恒微微点头:“这是我家欠你家的银子,本金三十两,外加这三年的利息三十二两,一共是六十二两,现在一次还清。”
他把银子拿出来递了过去。
“现在把借据给我吧!”
王守龙只说了一句好,接过银子秤了一下,确认没问题后点点头。
王长云看到父亲点头,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
居然真的还上了银子?
那可是六十二两银子啊!
而且张恒这家伙跟顾婉怎么走的越来越近了?就连张恒还债顾婉都跟来了!
这让王长云十分不解。
再这样下去,过几天张恒岂不是要和顾婉成亲了?
王长云想到这些,脸色顿时黑的跟锅底一般,心中更是憋着一股子气。
“爹,等等!”
忽然,王长云喊了一声。
这一声给王守龙都吓到了,他正要把借据递过去,此时手直接僵在了空中。
只听见王长云看着张恒质问道:
“张恒!这短短几天,你怎么可能赚到六十两银子?这些钱莫不是来路不正?”
听到这话,张远先忍不住了,怒道:
“王长云!我们钱已经还了,哪来的银子跟你有关系吗?”
王长云却不依不挠:“不行!这银子若是来路不正,到时候出了事肯定把我家牵连进去,这借据不能给你们!”
“王长云,你休要胡说!”
张远气得脸都红了。
王守龙闻言也收回了手,说道:“都别急,好好把话说清楚。”
张恒眉头一皱,这两父子显然都不是什么好人啊!
他淡淡道:“王长云你不要胡言乱语,我这银子都是卖肥皂赚的,没偷也没抢,如何来路不正?”
王长云微微一愣。
肥皂生意火爆他自然清楚,按这个情况,时间一长,张恒能还上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这才几天?
“不可能!短短几天,就算肥皂生意再好,你如何赚得了六十两银子?”
张恒淡淡地瞥了一眼王长云:
“本来这些事不需要跟你们说,不过既然你们这么说,那我告诉你们也可以,有人找我预定肥皂,付了几百两定金,我当然能赚这么多。”
这话一出,王长云面色一滞。
没想到这张恒如今居然变得如此聪明了,不仅做起了肥皂生意,还开始搞起预购了?
这样下去他肯定要发大财!
他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顾婉,结果就看到顾婉一双大眼睛正看着张恒,眼中充满了欣赏。
王长云顿时感觉胸口发闷。
张恒淡淡地对王守龙说道:“王掌柜,你难道还要找人对峙不成?”
王守龙还没说话,王长云立刻喊道:
“对就对!”
“你给我闭嘴!”
王守龙顿时呵斥了一句王长云。
他当然不是傻子,看张恒的表现就知道人家这钱绝对没问题,真要找人对峙,肯定要得罪那预付定金的人。
更何况,事情传出去,他们王家的声誉都要受影响。
他们毕竟是高息借款,结果别人还钱,还要问出人家银子来历,那以后谁还敢来你这借钱?
王守龙转过头,笑着说道:
“既然银子来历说清楚了,这借据我就给你了,从此我们两家债务两清!”
随着这句话,张家的债务终于还清了!
张恒撕了借据,然后揣进了怀里。
“好呀!张恒你还完债了!”
顾婉见状笑呵呵地拍起手来。
王长云见状又是气得脸色一白。
“告辞!”
张恒淡淡地说了一句,转身便离开了。
本来就是高利贷,自然也没有什么人情可言,张恒还了钱就算是两清。
关于张恒去王家还钱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街坊。
甚至还有人偷偷往王家院子里看,想偷看看什么情况。
回家路上,张恒便听见了街坊都在议论。
“出来了出来了!”
“看这样子,他是真把钱给还了啊!”
“这老张家的儿子也是出息了,也是见鬼,傻了这么多年,突然就出息了!”
“这肥皂生意这么赚钱啊?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就把六十多两的银子全还上了!”
“不知道他们家还缺不缺人手啊!”
张恒这一次腰杆挺直,听着这些议论心境大不相同了。
回到家把好消息告诉李氏后,李氏泪流满面。
一家人在父亲的灵位前上了香,烧掉了借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看到这其乐融融的画面,顾婉心里发闷,打算离开。
张恒看到,去厨房把做好的香皂拿了一块,笑着递给顾婉:“这个送你!”
“这是?”
顾婉微微一愣,这东西和香皂很像,但她却从中闻到了一股香气,惊奇道:“好香!这是什么呀?”
“这叫香皂,用法和肥皂一样,不过这个洗完身上会有香香的味道,跟你这样的美女最配了!”
听到张恒夸她,顾婉又开心地笑起来。
“谢谢你!”
接过香皂,顾婉笑着挥挥手。
送走顾婉,张恒开始计算起生产规模来。
家里的店铺每天差不多卖五百块肥皂,加上顾相公要的一月五万块肥皂,算下来每天就要生产两千多块。
每天生产这么多,消耗的豆油和纯碱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天要四五百斤!
人手方面两个人也不够,至少还得在招十几个人。
人倒是好找,家族里最不缺的就是人,很多人都是日子清苦,有活干肯定乐意。
问题就是原材料了。
以前他豆油和纯碱用量不大,都是小商铺里买的。
现在那些小商铺肯定是无法再满足自己庞大的的需求了。
必须找到供应商才行!
张恒先去了常买豆油的商家,花了一百文钱,让人把他带到了平时进货的崔家油坊。
据说,这就是天津卫城最大的油坊。
有熟人通报,张恒很快见到了油坊的催掌柜。
催掌柜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高高瘦瘦,穿着八成新的藏青色袄子,眼神精明。
看到张恒,拱手作揖道:
“在下就是这崔家油坊的掌柜催永和,不知小兄弟你要多少油?”
看着张恒的年纪和衣着,其实他心底有些怀疑下人通报时,所谓的“大生意”的真实性了。
张恒淡淡答道:“我要的量不确定,但每次来肯定要三千斤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