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说 其他类型 和嫡姐换子后,我养成了状元郎结局+番外小说
和嫡姐换子后,我养成了状元郎结局+番外小说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映晚承慎的其他类型小说《和嫡姐换子后,我养成了状元郎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超无敌魔法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快来搭把手!”“哎呦,这玉姐儿也真是想不开,一言不合就要跳河!”“你说她跳就跳吧,还非拉着妹妹一起跳!”“谁说不是呢,得亏捞上来得及时......”陈映晚从病痛中解脱,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河岸上。碎石子硌得她后背生疼,她皱了皱眉支起上半身,却在看见自己身体的一瞬间呆愣在了原地。她的眼睛能看见东西了?不仅能看到,而且看得很清楚。在她二十五岁之后,几乎就没有过这么清楚的视野了。而且她的手也细嫩了很多,不像做了多年针线活、千疮百孔的模样了。到底发生什么了?“话也不是这么说的,谁让她们爹不靠谱?”“这兵荒马乱的世道,姓陈的从外面领回来两个三四岁的男孩儿,非让这姐俩照顾。”“陈家这姐妹俩眼看着就要婚配了,带着孩子还怎么嫁人?老大玉姐儿...

章节试读

“快来搭把手!”
“哎呦,这玉姐儿也真是想不开,一言不合就要跳河!”
“你说她跳就跳吧,还非拉着妹妹一起跳!”
“谁说不是呢,得亏捞上来得及时......”
陈映晚从病痛中解脱,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河岸上。
碎石子硌得她后背生疼,她皱了皱眉支起上半身,却在看见自己身体的一瞬间呆愣在了原地。
她的眼睛能看见东西了?
不仅能看到,而且看得很清楚。
在她二十五岁之后,几乎就没有过这么清楚的视野了。
而且她的手也细嫩了很多,不像做了多年针线活、千疮百孔的模样了。
到底发生什么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谁让她们爹不靠谱?”
“这兵荒马乱的世道,姓陈的从外面领回来两个三四岁的男孩儿,非让这姐俩照顾。”
“陈家这姐妹俩眼看着就要婚配了,带着孩子还怎么嫁人?老大玉姐儿哭着喊着死活不愿意。”
“这不,一个不留神就跳河了。”
听着不远处两位婶婆的对话,陈映晚渐渐回过神来。
跳河、婚配、三四岁的男孩儿?
这不是她十六岁那年发生的事情吗?
陈映晚十六岁那年,京城内乱,民不聊生。
到处人心惶惶之际,在外做货郎的爹爹陈越突然回家,还带回来两个男娃。
陈越说是这两娃是他救命恩人的孩子,救命恩人落难,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他。
可他做货郎的天天在外面跑,照顾不了孩子,只能交给两个女儿,一人挑一个照顾。
姐姐陈晓玉比陈映晚大两岁,眼看着就要说亲了,自然百般不肯,甚至投河以死相逼。
后来陈越苦口婆心地劝说,偷偷塞给了她五两银子,还说以后每个月都会给她钱。
陈晓玉这才勉强地应下,要了其中健康的孩子。
后来陈晓玉嫁了人、生了一儿一女,那孩子过得可怜极了。
原本那孩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佑景,却被改成狗娃。
狗娃刚满八岁就被送去镇上做伙计,年纪大了又被陈晓玉以极低的价格送去做苦力。
好在狗娃聪慧又踏实肯干,被杂货铺的掌柜看中,留他当副手。
几年后无儿无女的掌柜去世,临终前将杂货铺给了他,也算是善有善报。
当初选孩子的时候,陈映晚只有十六岁。
年纪小,涉世未深。
那个病弱的被分到了自己手里,陈映晚就真的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照料。
可惜天不遂人愿。
那孩子名叫承慎,从小体弱多病。
陈映晚为了挣钱给他看病养身体,白天进府当厨娘,晚上在家熬夜做绣活。
如此十六年,就这么硬生生把身体熬坏了。
十六年,哪怕养条狗都有感情了,是块石头也该捂得滚烫了。
可陈映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养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白眼狼。
想到自己上辈子惨死的下场,陈映晚便觉得一阵心灰意冷。
“哎呦,陈大哥你可算来了!”
一阵喧闹将陈映晚的思绪扯了回来,陈映晚循声看去,只见爹爹陈越慌慌张张地朝这边跑来。
身后还跟着两个蒜头般的小团子。
“晓玉!映晚!”
陈越的声音难掩惊慌。
他活了四十岁只得了这么两个女儿,哪能不怕?
“映晚,你、你没事儿吧?”
陈映晚沉默地摇摇头。
对于这个爹,陈映晚的感情很复杂。
陈越曾是个纨绔子弟,家道中落还不忘赌钱。
原配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却在生陈晓玉时难产去世。
后来陈越娶了陈映晚的母亲,却嫌弃对方家室贫寒还管束自己,没少给脸色瞧。
陈映晚的母亲嫁进陈家的时候,陈家已经亏空得差不多了,六年前心力交瘁去世后,陈越赌钱越发没了管制。
直到倾家荡产,把镇上的院子卖了,这才彻底安分下来,灰溜溜地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乡下柳湾村的老房子里。
对于这样一个不靠谱的爹,陈映晚实在没什么感情。
更别说,上辈子陈越为了让陈晓玉养孩子给的五两银子是偷偷塞给陈晓玉的。
而每个月拿到的银钱,陈晓玉的也是陈映晚的两倍。
这些都是陈晓玉在她临死前不久、来看她时才说出来的。
陈越可谓偏心到了极点,按理说陈映晚应该恨他的。
可自从母亲去世,他对自己和姐姐又确实是悉心照料。
后来陈映晚不想嫁人,村里有人议论纷纷。
这事传进陈越耳朵里,他第一时间扛起铁锹挨家挨户找到底是谁乱嚼舌根。
或许人性总是复杂的。
陈映晚的视线慢慢移到陈越身后的两个奶团子。
右手边更高一些的男孩名叫佑景,今年四岁。
他皮肤白皙,模样可爱,头发编成一根发辫留在脑后,圆溜溜的杏仁眼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与陈映晚对视时,看到陈映晚浑身湿漉漉,他眼中还带着一丝担忧关心。
而左手边的男孩更瘦弱,明明只有三岁半,却让人觉得十分阴郁。
一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漠视一切的视线轻飘飘地落在陈映晚身上,
陈映晚微微皱眉。
她记不太清上辈子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难道承慎和她第一次见面,就是这般沉郁模样吗?
“晓玉!你可算醒了!”
陈越如释重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映晚回头看过去,只见陈晓玉慢慢坐了起来。
后者眨了眨眼,似乎也在慢慢找回意识。
几瞬之后,她目光扫到两只奶团子,突然手脚并用地站了起来。
陈越怕她又做什么疯癫的举动,连忙拉住她:
“玉姐儿,咱们好好商量,别干傻事。”
陈晓玉的眼睛炯炯有神,一把攥住陈越的胳膊。
“爹,咱们爷俩还说什么客套话。”
“之前是女儿想得不周全,现在女儿想明白了,愿意养一个!”
陈越一愣。
不等他反应过来,陈晓玉就蹿了出去,冲到了承慎面前。
她挤出最慈爱的表情,用自己毕生最温柔造作的声音,轻声道:“你叫什么名字?”
承慎面无表情。
陈越忙说道:“他叫承慎,三岁半了。”
“哎呀,那我以后叫你慎哥儿好不好?往后我就是你娘亲。”
陈晓玉一边笑一边伸手想碰承慎的脸。
下一秒,只听“啪”的一声。

集市一大早就开了,若想所有的菜都现摘现卖是不大可能的,大多是提前从乡下收过来,再在集市摆出来。
“对,这个是今早摘的。”
听了摊贩的回答,婆子顿了顿,也跟着指了一下这个菜:“这要四斤。”
“就是不知道老夫人爱不爱吃......”婆子低声嘟囔一句,被陈映晚听到了。
陈映晚闻声扭头看向婆子:“给老人吃的?我倒是知道几种做法,若早上吃就凉拌配粥,晚上吃就用猪油清炒,添点腊肉也好。”
“我以前常给我家老人做,她吃惯了精细的荤菜,偶尔吃顿清爽的素菜很是喜欢。”
婆子有些讶异地看向陈映晚,见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下意识对她说的话多了几分信任。
“小姑娘懂得还挺多啊。”婆子笑道。
陈映晚也笑道:“不小了,孩子都有了。”
身后的佑景探出头来,朝婆子甜甜一笑。
婆子“哎呦”了一声,笑得更真切了些:“这孩子跟我孙女儿一样高,长得真讨人喜欢,几岁啦?”
佑景乖巧答道:“婆婆,我四岁了。”
家中有个同龄的孩子,陈映晚和婆子的话匣子算是彻底打开了,育儿的话怎么也说不完。
陈映晚又有意地顺着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聊,两人越聊越投机。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婆子才想起了什么,一拍额头:“瞧我这记性,只顾着跟你聊了,今天的菜还没买完呢。”
“咱娘俩聊得真是投缘,映晚你要是闲着没事,去我家里等我吧?我得买完菜回府上复命,一炷香就能回家。”
陈映晚面露遗憾:“李婶,我真舍不得你,感觉咱俩还有好些话没说......可惜我也有事要忙,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访。”
陈映晚点到为止,没有细说到底什么事。
李婶叹了口气,很是意犹未尽,却也没多问,报了自家的地址便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佑景扯了扯陈映晚的袖子,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李婶听到:“娘亲,我刚才听路过的人说,春满楼要招厨娘,咱们去那儿试试吧?”
陈映晚刚要开口,就见李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她:“映晚,你是厨娘?”
陈映晚点头,故作疑惑:“怎么了?”
李婶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但到底没对陈映晚诺下什么,只转了个话锋笑道:“我说呢,你怎么懂得这般多。”
“前些日子京城内乱,不少京中人都往外跑,咱们城里也来了不少富贵人家。”
“你多转转,以你的厨艺,肯定会有好去处的。”
李婶说的这些,陈映晚早就知道,但她还是做出一副才得知这个消息的模样,面露感激:“多谢李婶了,还好有你提点我,不然我得在镇上逛一天。”
李婶笑了笑:“小事儿......改日去我家找我,午时以后我都在家,到时候咱娘俩好好唠一唠。”
陈映晚笑着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与李婶告别后,陈映晚拉着佑景的手转身去了铁匠铺。
佑景眨眨眼不解道:“娘亲,你不是说要等回去前再买铁锅吗?”
“咱们不去其他人家问问要不要厨娘吗?”
他努力理解娘亲的做法,不仅没想明白,反而一个个新问题从他脑子里冒了出来。
“娘,刚才咱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求李婆婆帮忙呀?她不是贵人家里的采买吗?”
而且方才他看见李婆婆几次张口,好像是要帮娘亲安排活计的,但转眼却不提这件事。
佑景想不明白。
陈映晚温声道:“过两日我去找李婶,到时候若还没有着落,我再去找其他家。”
陈映晚看得出来,李婶的确有心想帮她安排活计,但对方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见陈映晚第一面就因为投缘便一口应下帮她安排。
哪怕真有打算,也得等见过几面、先把陈映晚的底探清楚了再说——总不能带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人进府。
否则到时候陈映晚在府里惹了乱子,谁来负责?
陈映晚正是清楚这个道理,才不着急。
佑景听了娘亲的解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虽然他尚不能完全明白其中全部通窍,但这些事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或许他此时不懂,但在他长大的过程中,总有一个瞬间,他会拨云见日般领会一切。
“叮!幼崽智力值+1,奖励积分5点!”
系统播报响起,陈映晚笑着揉了揉佑景的小脑袋。
其实还有更多的细节,陈映晚就不必跟佑景说清了。
比如陈映晚为什么不急着找活计,而是要先等李婶那边的结果。
方才与李婶交谈过程中,李婶难免会透露自己的生活细节。
陈映晚汇总信息,得知李婶在镇上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做事,府上如今只有一大两小的正经主子需要伺候。
大主子年高喜静,深居简出很少露面,对下也宽容。
陈映晚有上辈子在镇上做工十几载的经验,即使李婶没有明说,她也隐约能猜到是哪家。
——镇北侯陆氏。
镇北侯是先皇亲封的,有平定北边战乱之功。
如今老镇北侯已经去世,留下老夫人和两个儿子,老侯夫人有意让孩子远离朝堂之争,向皇帝请命带儿子远离京城,来到了怀州。
但没过几年,长子陆榭便被当今皇帝派去了边疆。
去了七年,陆榭便死在了边疆。
次子陆林立即替兄职奔赴边疆,如今已在边疆一年有余。
现下陆家还有一位老侯夫人、两个和陈映晚年纪相仿的小少爷,再无其他人。
回想起上辈子,经过几场天灾人祸,怀州的显赫人家没落了一大半,而陆家连着折了两位家主,尚能屹立不倒,着实罕见。
陈映晚虽然重生,但身处微末,乱世洪流下自保也难。
倘若这次真能进陆府做事......不说别的,就说她和佑景的性命也更有保障。
买好了肉和菜,陈映晚扛着一口大铁锅、手里拎着一筐食材准备回家。
两人刚拐出集市,就见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陈映晚拉着佑景往后退了两步让路。
马车驶过,风吹动一侧的旗帜,上面赫然一个“陆”字。
陈映晚心说好巧,刚想到陆家,这就碰上了。
然而下一瞬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马车缓缓停下,走下来两个陈映晚再熟悉不过的人——陈晓玉和承慎。

上辈子陈映晚见过承慎的父亲——也就是当今圣上最宠信的弟弟,惠王。
那时的陈映晚早就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惠王,她怎么也没想到承慎的亲生父亲竟然是惠王。
她与惠王还曾相处过半年。
在收养承慎的第十三年,惠王找到了她,认回了自己的儿子。
传说中的惠王风度翩翩,貌若天人,文才武略更是举世无双。
可陈映晚见到惠王时,对方已经油尽灯枯。
不知是否因为皇帝过于宠信,以至于朝堂政务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状况和承慎如出一辙的差劲。
惠王找回了儿子,同时十分感激陈映晚多年的付出,赠予陈映晚黄金百两白银万两,甚至想娶陈映晚做续弦以表感激。
他对陈映晚无男女之意,但他命不久矣。
倘若陈映晚成了王妃,起码在他死后,陈映晚以惠王妃的身份活下去,还有惠王的封地可供养她挥霍地度过后半生。
不过陈映晚婉拒了惠王,她不觉得给王爷当续弦是什么天大的荣幸,更不觉得自己需要靠封地过活。
惠王退而求其次,认回承慎后,便对外宣称陈映晚是承慎的养母,以此将她接进了王府赡养。
此后的半年,陈映晚难免隔三岔五见到惠王。
看着曾经的天之骄子沦落成那副病弱的模样,陈映晚不免叹惋,空闲之余便用自己照顾承慎和多年厨娘的经验变着花样给惠王做药膳。
惠王倒也不挑,一起用膳时,他每次都能吃个精光,还会温柔地讲述朝堂外的趣事,逗母子二人笑。
那段日子,是陈映晚为数不多轻松愉悦的记忆。
惠王离世前,单独同陈映晚说了会儿话。
惠王求她一定要照顾好承慎,这是他在人间唯一的牵挂了。
“承慎这孩子从小便不在我身边,又体弱多病,我没能承担父亲的责任,早就不奢望他会原谅我,如今只希望他余生能快快乐乐地活下去。”
“映晚,你若是可怜我,便答应我吧。”
“承慎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看似风光热闹,可他和我一样,都孤单极了。”
“只有你,映晚,他早已当你是他的娘亲,如今也只有你能陪着他了。”
陈映晚含泪应下,哪怕惠王不说这番话,她也割舍不下这从小养大的孩子。
她无夫无子,早把承慎当做自己的亲骨肉了。
可惠王去世不久,承慎对她的态度便发生了变化。
若说从前,陈映晚还能当做承慎只是不善言语,心中到底是有她这个娘亲的。
直到她被禁足在后院,才意识到承慎竟对她厌恶至此。
整整半年,她直到死都没再见过承慎。
含辛茹苦养了十六年的孩子,突然就这般绝情,她怎么能不悲痛不气愤?
“娘......”
陈映晚被一声怯怯的童音唤回神。
一低头,只见佑景正担心地望着自己。
他看不懂娘亲眼里的情绪,只知道娘亲不高兴了。
娘亲不高兴,他的心好像也跟着提了起来。
陈映晚摸了摸佑景的脑袋,露出一丝笑容:“娘亲胡思乱想呢,没事儿......来,尝尝这饼怎么样。”
佑景接过晾得刚好的野菜饼,心中却并不觉得娘亲是在胡思乱想。
娘亲一定是听到他的话不高兴了,可是佑景并不确定是哪句话。
他决定,以后还是尽量不要提起府上的事情好了。
“怎么样?好吃吗?”
佑景重重的点头,满眼亮晶晶地盯着手里的饼:“好吃!”
“娘亲,以后我有喜欢吃的东西了!”
他高高地举起手里咬了一口的野菜饼,仿佛摘到了天上的星星一般欣喜雀跃。
“娘亲做的野菜饼,就是我最爱吃的!”
陈映晚被他的笑模样逗乐了,捏了捏他的小鼻头:“你最会说了。”
吃完菜饼,陈映晚又给他递了一颗梨,佑景却没有再接了。
他眼睛往左瞥了瞥:“娘,我饱了。”
陈映晚愣了一下:“一小块饼就饱了吗?”
上午只吃了一块芝麻糖和一颗梨而已啊。
那梨子只有半个手掌那么大。
佑景抿了抿嘴唇,没说话。
陈映晚试探着问:“是不想吃梨了吗?”
佑景连忙摇摇头,又指了指外面的杂草:“娘,我和你一起拔草,拔完我再吃!”
说完,他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我不是废物......”
陈映晚听到了那句碎碎念,扳正了佑景的小脸,认真问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佑景有些别扭地移开视线,吞吞吐吐地说出想法:“大娘昨天在饭桌上说......说我是个废物。”
陈映晚心里一紧。
佑景不知道陈晓玉是重生者,更不知道普通人幸福顺遂的一生在陈晓玉眼里就成了废物平庸。
佑景只知道陈晓玉第一次见面就讨厌他,在吃饭的时候被骂废物,佑景也就理所当然地以为陈晓玉怪自己吃得太多了。
“佑景......”陈映晚只觉得喉咙被什么堵住一样,好久都说不出话。
半晌,陈映晚才温声道:“你还是个小孩子,吃得越多,以后才能长得越高越壮。”
“等你长得高高壮壮了,才能帮娘亲干活,对不对?”
佑景认真听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我要多吃!”
陈映晚笑了:“这才对。”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强迫自己改变。”
“难道她说你是废物,你就是了吗?”
佑景犹豫:“我不知道......万一她说的是真的呢?”
陈映晚顿了一下,换了个说法:“那如果她说我是坏人、坏娘亲呢?你也觉得她说得对吗?”
佑景立刻匆匆反驳:“当然不对!娘亲是最好的人!”
陈映晚笑道:“这不就是了。”
“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有我们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才知道。”
“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的。”
佑景坐在门槛上努力消化着陈映晚的话。
陈映晚扛起锄头去除草。
过了半个时辰,系统突然提示:
“幼崽品德值+2、智力值+1,恭喜宿主获得15点积分!”
陈映晚勾唇轻笑。
看来佑景想明白了。
想明白后的佑景第一时间来帮陈映晚,虽然只是一根一根地拔草,但也十分努力。
一大一小用一天时间将屋前的一亩地开垦了出来,第二天又花了一上午时间在院子东边用柴火围了个简单的鸡圈。
下一步就是做栅栏、把院子围起来了。
母子俩吃了两天的野菜饼和果子,第二日还有幸往菜饼里多加了一枚鸡蛋。
第三日终于迎来了镇上的集市。
陈映晚和佑景在小溪边洗干净脸,互相看了看。
“不错,我儿子真可爱!”陈映晚捏捏佑景的小脸。
佑景语气认真:“娘,你今天也特别好看!”
陈映晚忍俊不禁。
经过这两日的劳作,佑景的体和劳都各加了1点。
这要比陈映晚想象的更慢一些,不过来日方长,陈映晚不着急。
准备妥当,陈映晚就揣着银子、牵着佑景往村上去了。
村里有驴车,一大一小花8文钱就能去镇上。

“陈姑娘,下次辰时我依旧在此接你,还望姑娘莫要迟到。”
同两人一起走下来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陈晓玉和对方说了几句话,笑眯眯地同对方告别,便牵着承慎往驴车那边走了。
......陈晓玉怎么会和陆家扯上联系?
陈映晚皱眉思索片刻,大抵猜到了陈晓玉也想靠上辈子的记忆和经验、牢牢抱住陆家这棵大树。
陈映晚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想在乱世之中丢了性命。
虽然陈晓玉有承慎这个底牌,但惠王之所以将亲生骨肉不远千里地送到这个偏僻乡村,肯定有不得已的理由。
贸然把承慎送回去,不知道会引来什么乱子。
所以陈晓玉哪怕再心急、再想用承慎邀功,也只能乖乖等着惠王主动来找自己。
而眼下想要平安无虞地等到几年后惠王来寻承慎,期间要经历多起天灾人祸。
陈晓玉自然也想到了屹立不倒的镇北侯陆家。
陈映晚不打算阻拦姐姐,但她只怕陈晓玉头脑发热。
倘若陈晓玉凭着上辈子的记忆自以为无所不能,而做出什么违背常理的事情、惹恼陆家或是让陆家警惕提防,那同为陈家女儿的陈映晚也不能幸免。
可若要她开口提醒陈晓玉,就相当于明晃晃地告诉对方,自己也是重生而来的。
陈映晚左右为难,只能暂且搁置此事。
如今她也只好寄希望于同父所生的陈晓玉没有那么蠢笨,不至于在陆家面前破绽百出才好。
她牵着佑景朝驴车走去,刚踏上去,就听陈晓玉嗤笑一声,似乎嘲笑她狼狈地背扛着大包小包。
陈映晚充耳不闻,将佑景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等其他人陆续回来了,驴车开始往回赶。
都是一个村里的,又都拎着东西,少不了互相问一句都买了什么。
只有陈晓玉,手里只拎了一条肉。
同村人好奇:“玉姐儿,你就买了条肉?”
陈晓玉似乎早就等着别人问她,听到这话露出骄傲神色:“我这次去镇上可不是买东西去了。”
有人连忙说道:“我说呢,我瞧见玉姐儿从马车上下来的,还有个男子同她说话,瞧那衣着打扮不像是一般人!”
陈晓玉勾起嘴角难掩得意:“我去了趟陆家,干了件大事。”
“你们也够没见识的,今日送我出府的只是陆府的一个小管家而已。”
陈晓玉瞥了眼驴车上的几人,眼里带着居高临下的笑意,笑话众人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真正的贵人,我今日才算是亲眼见了,人家那一件衣服就能买你们一条命呢!”
被这么一说,众人瞬间没了兴致,没再搭话。
但总有趋炎附势的人,听陈晓玉这般说辞,立刻凑上前笑嘻嘻地问道:“玉姐儿,什么大事儿啊?能不能跟我说说?”
陈晓玉不屑一顾:“既说是大事,怎么能告诉你?”
说着,她又看了眼身旁的承慎,眼里难掩讨好。
“多亏了我们家慎哥儿,人家陆老夫人一看见慎哥儿就觉喜欢,还让我下次去一定要带上慎哥儿呢。”
承慎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好在陈晓玉已经开始习惯了承慎的冷脸,自顾自地夸赞起承慎:“慎哥儿聪慧极了,按陆老夫人的话说那叫......出口成章!”
“无论老夫人问什么,我们慎哥儿开口就能答上来,我们慎哥儿才三岁半呀!”
这些话固然是炫耀,但村里人也的确很少见到神童,难免投来视线好奇地打量起承慎。
承慎不喜欢这样的目光,他强忍住没有发作,偷偷瞥向了对面最远处的陈映晚。
他之所以没有发作,就是想让陈映晚听到这些——他很聪明,要比陈映晚身边的佑景聪明得多。
可是对方却一个眼神都没有投来。
陈映晚只顾着同身边的佑景笑着聊天,好像与众人隔绝开了,视线之内没有承慎,更不在乎承慎聪慧还是愚钝。
承慎缓缓低下头,模糊的记忆又在此刻带着一阵阵头痛席卷而来,他死死掐住自己的手心,逼着自己忍住。
直到驴车停下,村里人一个个地下车,他一直坐到最后,等到头疼稍稍缓解,才站起身。
陈晓玉自然是不敢催他的,默默坐在一旁等着,他一站起来就立刻扶了过去。
“慎哥儿,又头疼了?好些没有?”
“大夫说了,你年纪还太小,不太敢给你用药......等过两日娘再带你去其他医馆瞧瞧,总不能这么一直疼着。”
承慎没说话,却在抬起头时猛地停下了脚步。
......是陈映晚。
陈映晚看着承慎,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
承慎心里一动。
她怎么回来了?难道是来找自己的吗?
然而陈映晚的目光很快掠过了他,看向他身边的陈晓玉。
“同是陈家的女儿,我得提醒你一句。”
“太过招摇可不是什么好事。”
陈晓玉眉头一皱,不满地打量起她:“你这话什么意思?”
陈映晚深吸一口气,继续说:“爹把这两个孩子带回来,又不肯透露他们的身世,说明他们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你如今大张旗鼓地宣扬承慎天赋过人、聪慧至极,若是招来好事的人想一探究竟他是如何长大的,你又该怎么交代他的出身?”
“或者你有没有想过,倘若有其他不怀好意的人正在找他,你这么一宣扬,岂不是人尽皆知了?”
陈映晚沉沉地盯着姐姐,直到陈晓玉有些慌张地移开视线。
“我......”
见对方终于意识到了不妥之处,陈映晚言尽于此,转身朝不远处的佑景走去。
她尽了最大努力让自己的劝说听起来合乎常理。
就算陈晓玉因此对她产生怀疑,也该明白她并没有恶意。
陈映晚离开后,陈晓玉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很久。
她的确又一次地怀疑妹妹也同样重生了。
可如果妹妹也是重生回来的,没理由不想抢走承慎啊。
陈晓玉打定主意,以后要再试一试陈映晚,看她到底是不是重生的,免得她以后反悔再来抢承慎,坏了自己的好事。
但无论如何,妹妹的话确实有道理,陈晓玉有些懊恼地怪自己粗心大意,只想着炫耀承慎,没有想到保护好他。
若是承慎因此受到威胁,那她的前途、她的诰命、她的惠王妃之位可就危险了啊!
陈晓玉心有余悸与握紧了承慎的手,低头刚想跟承慎说话,就发现他似乎很高兴。
陈晓玉自从把承慎接回家以来就几乎没有看到过承慎高兴的模样。
虽然不知道承慎为什么突然开心,但看到承慎嘴角微微上扬,陈晓玉比捡到钱还欢喜。
“承慎,娘回家给你做红烧肉吃?”
承慎顿了顿,他不太喜欢这种油腻的菜肴,但今天他心情好,勉为其难地轻轻“嗯”了一声。
他又抬眸望着陈映晚离开的方向,眼睛微微发亮。
她一定是在意自己的,所以才会折返回来劝陈晓玉。
一定是这样的。

陈映晚邀请女子进屋,说了一会儿话才搞明白对方的来意。
原来张秀才家就住在柳山附近。
女子没什么朋友,很少出门,成天闷在家里。
所以前些日子张秀才听说陈映晚搬到了山脚下的老房子里住,想让妻子来拜访一下,顺便结交个朋友,以便日后往来。
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女子性格害羞胆怯,迟迟不敢来,昨天远远地看到了陈映晚两人,就站在原地不敢再靠近了。
陈映晚也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姐姐叫什么?”
女子听到这话,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在屋里站了这么长时间都还没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
“我姓姜,单名一个秋字。”姜秋赧然道。
陈映晚笑道:“那我以后叫你秋姐吧,咱们既然离得这么近,也算是邻居了。”
“家里只有我和佑景在,没什么需要避讳的,秋姐以后有空就常来坐坐,聊聊天说会儿话,权当打发时间了。”
姜秋难掩喜悦,不过表现出来的动作只是绞着手里的帕子,轻咬下唇。
虽然看起来娇柔可人,但看多了总觉得有些过度扭捏。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姜秋才没什么朋友。
“秋姐一起留下用个午饭吧,现在外面日头这么大,走回去又要累得一身汗。”
姜秋似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半犹豫半欢喜,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微微侧过一边脸,声音如蚊子一般:“只怕麻烦你们......”
“不麻烦!”
在得到娘亲肯定的眼神后,佑景打断了姜秋的话,去里屋取了一块芝麻糖,隔着帕子递到了姜秋面前。
“秋姨母生得好看,说话也温柔,佑景喜欢秋姨母!这是佑景最喜欢的糖,给秋姨母吃!”
姜秋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来,在佑景的注视下欣喜地咬了一口芝麻糖。
陈映晚见状心里稍稍放心,留佑景陪着姜秋说话,转身拌面去了。
黄瓜胡萝卜切成细细的丝,同酱油、盐一同与面条拌在一起,再浇上从山上采的蘑菇切碎熬的卤子。
三碗做好,陈映晚招呼两人吃面。
这一会儿佑景对着姜秋又哄又夸,把姜秋聊得满面红光,看着也没刚进屋时那般拘谨了。
姜秋尝了一口,眼里难掩惊艳神色,忍不住夸赞道:“映晚,你手艺真好。”
佑景与有荣焉地扬起了小下巴:“那是当然!我娘亲可是很厉害的厨娘呢!”
陈映晚笑而不语。
姜秋抬眼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陈映晚,小声道:“厨娘?我从前只听人说起过,却没真的见过。”
陈映晚道:“不过一门行当罢了,没什么特别之处。”
姜秋却轻微地摇摇头,夹了一口面,细细嚼了咽下,才又低声说一句:“我爹说,女儿不能在外抛头露面,有辱门风......”
陈映晚听到了微微皱眉:“什么?”
姜秋突然一抖,慌张地抬起头:“映晚,我没有说你不好的意思!我、我是有口无心,胡乱说的......”
陈映晚顿了顿,轻轻拍了两下姜秋的肩膀:“秋姐,你别害怕,我没有生气。”
“只是我朝世风开明,男女皆可外出劳作,从未听过这个说法。”
姜秋双颊通红,又羞又愧:“我知道,我家相公也是这般说的,他还劝我出门多走走,可......我从小到大听的都是另一番道理。”
“走在路上总怕自己身上穿得哪里不妥、说的哪句话表错了意,招人注目,给自家长辈男人丢面子......”
陈映晚温声道:“面子是自己挣的,你又何苦为了别人的面子束手束脚?”
“再者,别人注目也不全是坏事,比如姐姐头上的红色簪花鲜艳好看,难免引人注目。”
姜秋闻言摸了摸簪花,羞涩地低下头,柔声道:“这是我家相公买给我的,他和你一样,总是劝我放宽心、不要太在乎别人。”
“映晚妹妹,你们都是对我好的,我明白。”姜秋抬眸望向陈映晚,一双水光潋滟的眸子微微闪动。
陈映晚心中感慨,这样一个动人温柔又心思细腻的妻子,两人为何会走到休妻的那一步呢?
方才听姜秋的那番话,两人成亲一年多来分明是情投意合。
用过午饭,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佑景一边吃一边听两人说话,听得很投入。
姜秋离开前,将一块手帕塞到陈映晚手心里,含羞道:“我也没有别的擅长,只会绣些东西,妹妹别嫌弃。”
陈映晚拉着姜秋的手笑道:“姐姐肯跟我来往,妹妹已经很高兴了,哪里会嫌弃姐姐送的东西。”
等姜秋离开后,陈映晚展开手帕,不由倒吸了一口气。
上辈子陈映晚是靠当厨娘和做绣活谋生的,这两样技艺她都小有所成,但姜秋这绣工却是要比她上辈子十六年后的手艺还高。
帕子一角绣着一池春水,内有荷花三朵,上有豆娘或飞或立两只,栩栩如生。
有这样的绣工,姜秋怎么一直不提?
陈映晚将手帕收了起来,打算下次见到姜秋再问问。
吃完午饭两人又歇了一会儿,等太阳没那么毒了,两人才扛着锄头出门继续开垄撒种。
一个时辰过去,陈映晚便收到了系统提示:
“叮!幼崽体+1、劳+1,奖励积分十点!”
陈映晚发现这两项常常是同时增加的,也就是说,这个劳作的过程中,佑景的体质也跟着有所增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太阳落山前,周逢赶着牛车送东西来了。
远远地就看见牛车上摆得满满当当,上面还有个五六岁大的孩子。
牛车避开了已经垄好的地,在房前不远处停下,周逢笑着跟陈映晚打了声招呼,便开始卸货。
那五岁的孩子也跳下了车,站在原地好奇地打量着佑景。
佑景难得见到自己的同龄人,一时间躲在娘亲身后不敢出来。
陈映晚揉了揉佑景的脑袋,鼓励道:“去吧,去认识一下。”
佑景这才慢慢走过去。
“我叫佑景,你呢?”
“你名字真怪,”男孩挠挠头吐槽一句,又说:“我叫俊山。”
周俊山左右看了看,注意到鸡圈,眼睛一亮:“你家也养鸡?我家的大母鸡刚孵出来两个小鸡崽,你见过鸡仔吗......”
小孩子的话题开展得莫名其妙,但聊上两句就能欢快地打成一片、又一齐跑开了。
陈映晚正好不用照看佑景,和周逢一起往下卸东西。
“今天家里来了个客人,所以现在才来,没耽误你们吧?”周逢不好意思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