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说 其他类型 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
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 连载
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 达不溜熊 著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达不溜熊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月白肖邦的其他类型小说《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由网络作家“达不溜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2深夜的楼道格外安静,节能灯发出的惨白光线在墙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运动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被放大了数倍,我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走到一半,记者的职业病又犯了,脑海里已经构思出几个标题:《深夜外卖背后的秘密》《外卖柜里的都市传说》《当送餐变成一场悬疑》......我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一楼大厅的感应灯随着我的脚步亮起,外卖柜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深吸一口气,我输入短信里的取件码。“咔嗒”一声,小格子应声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杯奶茶。透明的塑料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杯身还带着温度,说明是刚送来不久。抬起杯子,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我最爱的口味。更让我意外的是取餐小票上的那行字:“夜深了,为你添一份甜。”字迹工整清秀,像...

章节试读

>


深夜的楼道格外安静,节能灯发出的惨白光线在墙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运动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被放大了数倍,我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

走到一半,记者的职业病又犯了,脑海里已经构思出几个标题:

《深夜外卖背后的秘密》

《外卖柜里的都市传说》

《当送餐变成一场悬疑》

......

我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

一楼大厅的感应灯随着我的脚步亮起,外卖柜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深吸一口气,我输入短信里的取件码。

“咔嗒”一声,小格子应声打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杯奶茶。

透明的塑料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杯身还带着温度,说明是刚送来不久。

抬起杯子,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我最爱的口味。

更让我意外的是取餐小票上的那行字:

“夜深了,为你添一份甜。”

字迹工整清秀,像是被刻意写得认真。

我捧着奶茶,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

除了路灯投下的斑驳光影,整个小区寂静无声。

时不时有夜风吹过,带起一片树叶沙沙作响。

回到家,我把奶茶放在书桌上,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在台灯光晕中缓缓舞动。

香甜的焦糖味道渐渐在房间里弥漫开来,勾起了一串回忆。



高中时代的有一家我很喜欢的老店。

它藏在校门口的小巷深处,门面不大,但总是飘着奶茶的香气。

店主是个和蔼的中年阿姨,记得住每个常客喜欢的口味。

每次赶稿,我都会去买一杯焦糖布丁奶茶。

有时候运气好,还能遇到...他。

他总是安静地站在柜台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玻璃柜面,像在弹琴。

我摇摇头
/p>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而在写完那篇《音乐是战争后最好的治愈》,我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

其中一封说,在维也纳的音乐厅里,

有一位华人钢琴家的演奏让他想起了这篇文章。

那温柔的琴声,像是在诉说着遥远的思念。

我和他的重逢,是在一家叫“拾光”的奶茶店。

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涩,却带不走心底最初的悸动。

站在门口的瞬间,熟悉的琴声轻轻响起,

是那首走过千回百转的《夜曲》。

如今的日子很温暖,写稿时总会有一杯刚好温度的奶茶。

有时是店铺的角落,望着他教小朋友们弹琴,

有时是他送到采访现场的惊喜,

有时是野外帐篷里自己泡的思念。

他说:“你用文字照亮黑暗,我用奶茶温暖你的归途。”

有时回想起来,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

那个午后的琴房,那杯未及温热的奶茶,

那些漏掉的音符,和未说完的话,

都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等待着重逢的时刻。

21班长的番外

说实话,看着他们俩兜了这么大一圈,我和李婷这对“金牌红娘”还挺自豪的。

那会儿我和李婷都在学生会,她负责文艺部,我管着体育部。

每次开完会,都会一起去吃食堂。

“哎,你发现了吗?”

有天她突然神秘兮兮地问我。

“发现什么?”

“周月白最近弹琴的风格变了。”

起初我还不信,直到某天下午路过琴房。

从前他练琴时总是严谨认真,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可那天的琴声格外温柔,像是在为谁演奏。

透过窗户,我看见了坐在台阶上的林夏。

“我就说吧!”李婷得
语和着钢琴声远远传来。

......

我合上本子,闭上眼睛。

阳光温柔地洒在脸上,这一刻,幸福得像是一场最美好的秋日梦境。

但我知道,这不是梦。

因为我的手中,还握着那杯他为我泡的奶茶,温度刚好。

19 周月白的番外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琴房。

那天不知怎么,总觉得琴声比平时多了几分温柔。

直到在琴键的倒影里,瞥见窗外的身影。

一个女孩抱着笔记本,坐在台阶上。

她低着头写字的样子很认真,时不时抬头望向远方,像是在思考。

发丝被风吹起,又轻轻落下。

那个瞬间,琴声漏了一个音符。

后来听班长说,她叫林夏,是学生记者。

每个下午都会来琴房外写稿,说是这里的氛围特别好。

从那以后,我开始刻意在她写稿的时间练琴。

有时是肖邦,有时是李斯特,但总会选一些舒缓的曲子,生怕打扰到她。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琴声里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直到那个深秋的傍晚,我透过窗户看见她趴在笔记本上睡着了。

夕阳为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笔记本上的字迹还未干透。

那是我第一次走出琴房,悄悄放下那杯奶茶。

后来,我去了维也纳。

那里的一切都很美好——金色大厅的水晶灯,多瑙河畔的街头艺人,

但每当弹起那些舒缓的曲子,总会想起琴房外那道安静的身影。

林夏也和我预料的一样,成为了新闻记者。

在那些年,我养成了看中文新闻的习惯。

看到她去偏远山区、地震灾区采访的报道,我的心也会不自觉地揪紧。

也许从那时起,我就明白,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照亮这个世界。

1

深夜十点,我仍在笔记本前敲打键盘。

身为新闻记者,加班早已成为日常。

但最近接手的一个涉及某大型企业资金链调查的项目,

让这份工作带来的压力达到了新高度。

作为一个习惯用数据说话的人,我清楚地知道:

过去三周,我的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不足5小时,

咖啡因摄入量是平时的三倍,而工作效率却在持续下降。

这时,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是一条美食公众号的推送:

“深夜食记:老街区里的手工奶茶铺”

推送配图上是一杯泛着焦糖色泽的珍珠奶茶,

乳白色的奶盖下,深褐色的茶汤透着诱人的光泽。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代的午后,

我总是抱着一杯奶茶,缩在新闻社狭小的空间里写稿。

那时朋友还经常笑我,说我是个靠糖分续命的“笔耕者”。

还没来得及关掉推送,手机又震动起来。

以为是主编催着要明天的稿子,划开一看却是外卖柜的取件通知。

这个点会有外卖?

我皱起眉头,努力回想今天的消费记录。

作为一个习惯事事留痕的记者,我翻遍了美了团和饿么的订单记录。

一片空白,就连账单记录也干干净净。

会是诈骗短信吗?

我盯着那条取件通知,工作中积累的警觉性让我下意识地开始分析。

取件码是个正常的六位数字,短信格式也和以往收到的配送通知一模一样。

如果是钓鱼短信,不应该这么规矩。

......

站在阳台上踌躇片刻,我还是决定下楼看看。

毕竟就在楼下,最坏的情况不过是白跑一趟,何况小区的治安还可以。

临出门前,我特意换下了睡衣,套上一件深灰色的卫衣和运动裤。

以防万一,我想。谱了一首无声的夜曲。

不知是不是错觉,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变得有些微妙。

他站得很近,近到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香气。

“等我写完这篇稿子,”

我低头轻声说,试图掩饰突如其来的紧张,“然后请你喝杯奶茶?”

“好。”他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这次换我来等你。”

他依然站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

沉默在我们之间流淌,却并不让人感到尴尬。

夜风掀起窗帘的一角,若有似无地拂过我的发梢。

“其实...”他轻声开口,向前迈了一小步。

我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暖黄的灯光将我们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模糊了界限。

周月白抬起手,似乎想要触碰什么,却又悬在半空。

我能感觉到他的呼吸轻轻拂过我的发顶,带着些许紧张和期待。

空气中漂浮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像是等待一个契机。

突然,我的手机响了。

我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各自后退了半步。

他轻咳一声,我慌忙低头去找手机,耳根悄悄泛起红晕。

“那个...时间不早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未平复的低哑,“我该回去了。”

我点点头,不敢抬头看他。

“明天见?”在门口,他突然回头。

“嗯,明天见。”

关上门,我靠在门后,听着他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心跳依然不受控制地加快,脸颊发烫。

刚才那一刻,他是不是想...

我摇摇头,甩开这个念头。

走回客厅,月光依旧静静洒在地板上,而房间里似乎还留着他的气息。

拉开椅子坐下,我望着屏幕上未完成的稿件,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