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辰溪辰溪的女频言情小说《结局+番外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李辰溪辰溪》,由网络作家“喾虾一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首先呢,得把这凹凸不平的地面整一整,不管是铺水泥还是铺地砖都行。”他指了指脚下的地面。“其次呢,我想把房间弄得明亮一点。窗户得搞大点,或者另开一个窗。墙壁也得刷一刷,看起来新一点。”他又指了指窗户和墙壁。“能做吊顶吗?”李辰溪最后问道。顾师傅点了点头:“可以呀!不是多难的事,主要看你用什么材料。”他解释道:“不要以为吊顶有多高级,更不要以为那是现代才冒出来的。实际上,几百年前就有了。吊顶说白了就是房屋居住环境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最出名的就是“藻井”。“藻井”这一建筑元素,其造型独特且多变,有方形、多边形或是那圆润的圆形凹面,周围更是巧妙地饰以各式花纹、精湛的雕刻以及绚丽的彩绘,它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其次呢,我想把房间弄得明亮一点。窗户得搞大点,或者另开一个窗。墙壁也得刷一刷,看起来新一点。”他又指了指窗户和墙壁。
“能做吊顶吗?”李辰溪最后问道。
顾师傅点了点头:“可以呀!不是多难的事,主要看你用什么材料。”
他解释道:“不要以为吊顶有多高级,更不要以为那是现代才冒出来的。实际上,几百年前就有了。吊顶说白了就是房屋居住环境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
最出名的就是“藻井”。
“藻井”这一建筑元素,其造型独特且多变,有方形、多边形或是那圆润的圆形凹面,周围更是巧妙地饰以各式花纹、精湛的雕刻以及绚丽的彩绘,它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回望我国近代,吊顶材料的选择却是十分简陋。
有一类天花构造,是用编织袋、塑料彩条纸拼凑制作而成。这类天花的制作,是将塑料尼龙纤维与粘接剂混合,待干燥后成型。
从外观上看,它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色彩搭配俗气,图案也十分随意。在实用性方面,更是差强人意,不仅隔音、隔热效果不佳,而且由于材质本身较为轻薄脆弱,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破损、变形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天花所应具备的功能需求 。
进入50年代,石灰天花开始逐渐盛行。
它采用预制板结构,用石灰水刷白,但石灰顶噪点较多,表面粗糙,且极易发霉变黑,美观与耐用性均有所欠缺。
“挑些轻质材料吧,我要的是明亮风格的装修。”李辰溪对顾师傅说道。
顾师傅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明了东家对于装修风格的需求——主打“明亮”。
接下来,便是卫生间的打造。
“那得铺一条排污管,成本可不小,还得跟街道办打个招呼。”顾师傅提醒道。
“没关系!顾师傅,您尽管放手去做,费用方面您算一下就行。”李辰溪豪爽地回应。
既然东家如此爽快,顾师傅也不再多言。
“包工包料,400元吧!主要是材料费用高些。”顾师傅解释道。
比如地板,你想要铺光亮型的地砖,那价格自然不菲。
还有卫生间排污管的铺设,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好!我先给您200元定金,等完工后再结算剩下的200元。”李辰溪说道。
这个价格,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我随时可以找人开工,就看东家您想什么时候开始。不过,起码得先把屋内的东西安置好。”顾师傅回应道。
“那就明天吧!屋内的物品,我会集中到一间房子里。你们弄好一间,再挪过去装修另一边。”
李辰溪说道,“你们行业的规矩我懂,中午包一顿。到时候让他们在对面二大妈家吃,我会提前安排好的。”
“也行,没问题!”顾师傅笑着说道。他们最喜欢这种爽快的东家,不拖泥带水,也不斤斤计较。
说完,李辰溪拿出200元递给顾师傅,让他清点一遍后,便送他出门。随后,他又转身前往二大妈家。此时,二大妈正在糊火柴盒。
糊火柴盒是街道派发的散工,有困难的家庭都可以去申请。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二大妈,我跟顾师傅已经谈妥了。不是要包他们一顿午饭嘛?我想请您帮忙做饭。到时候让他们到您家来吃。等完工后,我给您5块钱或者帮您弄5斤肉。您看行不?”李辰溪对二大妈说道。
二大妈一听,顿时乐开了花。
“太行了呀!”她笑着说道。要知道,她在家糊火柴盒,一千个才挣6毛钱。没错,就是糊一千个火柴盒才得6毛钱报酬,一万个才6块钱。
可别小瞧了这糊火柴盒的活儿,虽说它没啥技术含量,但干起来可绝对不轻松。
这小小的火柴盒,糊制起来程序繁琐得很。
首先得打浆糊,糊内盒的浆糊得调得稀点儿,糊外盒的浆糊则要稠一些。
糊内盒时,得把那细长的小条纸分成十垛,码成一排,然后用软毛刷蘸上浆糊均匀地涂刷,接着,将小条子逐一靠右贴在小条纸上,再逐个揭起,先封好右边再封接头,左边的纸张则先不封,放在桌上待用。
下一步,是将封了头的内盒放在一个木模内,再放上一张方形小木片,用食指滑动纸张,将底部封好,然后拿出模子,晒干待用。
糊外盒相对来说就简单些了。外盒是印在一个大纸板上的,横排十张,竖排五张,整版就是五十张。
需要用刀刻印,那印子得刻得似连非连,轻轻一掰,整张纸就能一张一张地分开。
外盒在印刷后,会被刀刻上预设的印子。
用时,先拿起一摞外壳纸,依次捻开后,用竹片刮上浆糊,一张一张地从右手送到左手,弯曲合上,并用左手紧紧握住数秒,以免炸口。
晒干后的内盒和外盒得套在一起,这才算是基本糊好了。
二大妈,您想啊,帮忙做段时间午饭就能得5块钱,这买卖多划算呀!
“那二大妈我就要5斤肉了。”二大妈笑着说道。
有得选当然得选5斤肉呀!
李辰溪点头应允:“可以,没问题。”
实际上,多数人都会像二大妈那样做出选择。
在这个时代,大家缺的并不是那点儿零钱,而是食物。
城市里依然有许多老一辈的人,他们私下藏着不少财宝,但很多人还是紧握着那些金银财宝,却忍受着饥饿。
你以为他们是自找苦吃,舍不得吃吗?
其实是物资匮乏啊!
随后,李辰溪迈步出门,朝街道办事处走去。
要想搞排污管,必须经过街道办的同意。要不是顾师傅提醒,他还差点把这个给忘了。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在低声议论。李主任这两天心情不太好,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饿得直哭,偏偏儿媳妇又没有奶水。
她本想弄点牛奶回去,但哪里有那么容易呢?
听到这个消息,李辰溪立刻想到了自己超市背包里的奶粉。
虽然空手去也可能把事情办了,但国内的人情往来嘛,大家都懂的。
李辰溪,是一个爬山“不小心”迷路的愚蠢大学生。
和同伴失联的第三天,又被山里的蛇吓到,滚到山坡下,又被一块大石头砸到脚。
能吃的食物也都吃完了,手机也报废了,三天没有任何进食的李辰溪在湿粘的杂草中,回想自己短暂的二十年人生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突然脑中出现了一个声音。
“辰溪,辰溪,你醒醒”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少年耳边响起。
李辰溪艰难的睁开了眼睛,望向了眼前的女人;眉目紧锁,又疑惑地看向墙壁上挂着的年画日历,下方那“1958”的字样格外的醒目,李辰溪一时间有些恍惚。
“我......穿越了?”
通过眼前女人的容貌、衣着、屋子里的环境以及脑海的记忆碎片,少年探索了半天,才发现这是建国后的50年代。
是的,他穿越了。
随着记忆的逐渐融合,少年再次陷入了愣怔。
原来,这个身体的原主人也叫李辰溪,自幼丧母,有一个父亲,但父亲在不久前离奇消失,听村里人说是和一个寡妇私奔了。
好在原主今年十八岁了,即将成为钢铁厂的一名后勤采购员,但没想到的事,活生生给饿死了。
据说是他父亲离家的时候,把家里的钱财都给卷走了,一口米都没留下。
想到马上就要入职钢铁厂了,到时候找领导或者同事预支一下,但没想到的是,竟然活生生饿死了。
无独有偶,没有原主的饿死,也没有新生的少年。
......
女人是少年的邻居,40来岁,面黄肌瘦,院里的人都叫她阿婶。
“阿婶,我没事?”
”一大早我就发现你不对劲,喊了你半天都没反映,我就推开门进来了,便看见你晕倒了。“
“真是可怜的娃,从小就死了妈,你这杀千刀的爹也跟着寡妇跑掉了,这让你可怎么活呀!”
女人哗啦啦的说个不停,眼泪也不停的掉。
“阿婶,没事,就是饿昏了“少年说道。
“我给你熬了点炒面,你等着阿婶”。女人说完就往屋外快步走去。
不到一会儿,女人就小心端着碗进来了。
少年被女人小心的扶起来,端过碗给他。
白白的汤水,只占据了碗的三分之一,但却散发出浓浓的面粉香味。
这是阿婶家都舍不得吃的面,却拿出照顾饿死的邻居。
真是好心邻居可恶的爹,抛下了自己也就算了,家里一分钱都没给自己留,把原主给活活饿死了。
......
少年看着眼前散发的面粉香味,肚子咕噜噜响个不停;从女人手中接过面汤,少年大口的喝了起来,尽管只有两三口,但是格外舒服。
“谢谢阿婶,我马上就要去钢铁厂了,等我发了工资,到时候我给你买大骨吃。”
女人笑呵呵的答应了,又寒暄问暖的一番,让他好好休息,才慢悠悠的退出了里屋。
还是好饿啊!
正当李辰溪昏昏沉沉的时候,发现手腕又烫又痒。
“什么东西,有东西咬我?“
李辰溪赶紧把手拿了出来。
这里不会有虫子吧!
也是,看看房子不仅家徒四壁,还有各种破损的桌椅木板,这不就是虫子最喜欢的地方吗!
要不是身体还很虚弱,李辰溪马上就要整个人跳起来了。
李辰溪把手伸出来后,仔细检查了一下,没有被咬的痕迹。
怎么回事,突然李辰溪的手腕又烫了起来,难道这个身体要发烧了。
李辰溪左手处出现了一个红痕,果然被虫子咬了吗!
还没有等李辰溪反应过来,他突然间睡了过去。
......
“辰溪、辰溪没事吧。”
原来是阿婶在叫他啊!
“辰溪,我看你又睡着了,我担心你有事”
李辰溪一边回应一边慢慢的坐起来。
“阿婶,我没事,刚才睡着了。“
“没事就好,有事你就招呼阿婶哈。”
阿婶从屋里走了后,李辰溪活动活动手腕,准备下床找点吃的。
但突然发现手腕处有一个背包样式的印记,摸了摸,眼前出现了“58超市”的字样。
这难道是我穿越后的金手指——系统超市?
那还慌个秋啊,根本不在怕的。
但李辰溪看了半天,才发现此超市非彼超市。
常见的超市,商品是琳琅满目;眼前的“超市”则可怜巴巴,说是超市,其实就是个空荡荡的小房子
正中间就只有一个“一元秒杀”区,其他地方则是白茫茫一片,啥也没有。
眼前的一元秒杀区的商品只有两种:面粉和鸡蛋,而且都是100斤起拍。
要知道,在这时期,所有的粮食普遍价格都在每斤两角左右。
而且,现在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更糟糕的是,如今正处于困难时期,物资严重匮乏,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在黑市上,粮食的价格早已翻了数倍。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李辰溪毫不犹豫地点击了一键购买。
然而,下一刻他却尴尬了,没有余额。
不过这个余额究竟是怎么增加的呢?
难道是充值?
可自己身上一毛钱都没有呀,吃喝都成问题,李辰溪在屋里急得团团转。
思索了半天,才想起家里好像还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那是原主老爹曾经的”座骑“,可能是走的太急,自行车都忘记带走了。
李辰溪急忙出门,很快就将自行车典当了出去,并且得到了20元钱。
回到家后,李辰溪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超市系统。
很快,超市的充值界面弹了出来。
李辰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充值。
幸运的是,充值过程非常顺利,秒到账!他的超市余额瞬间变成了20元。
没想到还是一块钱兑换一块钱。
很快,李辰溪就将目光瞄向了一元秒杀区,秒杀开始。
“叮叮叮,秒杀成功,恭喜你获得100斤面粉”。
随着秒杀成功声音响起,购买的物品瞬间出现在了超市的储存包中,这个储存包就像是游戏界面里的那样,既神奇又便捷。
她家真的是太需要粮食了,从昨天开始,家里的顶梁柱和儿媳就四处奔波去弄粮食,可现在这个年头,谁家都不宽裕啊!又有谁会愿意拿出多余的粮食来换鞋底呢?
看来,辰溪这孩子是不忍心看她家挨饿受冻,专门跑来雪中送炭的。
这份情谊,让阿婶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辰溪很快又回到了屋,和起了面来,准备今晚加餐,蒸一锅馒头。
不到2小时,一锅馒头很快就出炉了。
李辰溪一边吃一边打开了“58超市”。
还是和早上一样,只有空荡荡的“一元秒杀”几个字。
但很快他就注意到,背包里有1枚好人卡。
好人卡?
神马东西?
我也没谈恋爱啊。
就我现在的条件,估计狗都看不上我。
仔细一想,现在是建国后的50年,肯定不是我理解的那个好人卡。
那肯定是做好人好事了,难道是做好事能获得好人卡?
好事?我刚才给阿婶送了15斤面粉,难道是这个?
“好人卡,使用成功!“
“叮咚,恭喜你解锁肉食区,本次消耗好人卡1枚”。
李辰溪点击后发现空荡荡的一元秒杀区旁边有一个“肉食区”的牌子。
“肉食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五花肉、猪蹄、大肠、鸡、鸭、鹅…等等“。”发财了,发财了,这下再也不用慌了。 “
”超市在手,天下我有”。
“看来要解锁超市功能,初步看来要做个好人才行”。
“那我会不会成为第一慈善家呢?”
......
很快,李辰溪就兑换了5斤大肥肉,看着超市超市余额从18元变道13元,一阵肉疼。
“看来,要想办法增加收入才行了。“
一夜过后,李辰溪早早起了床,按照原计划,今天他得下乡去采购物资。
然而,他深知现在的乡下情况堪忧,粮食短缺,人们都在为生计发愁。
但即便如此,为了工作,他还是得走一趟。
毕竟,在中国,农村总是扮演着兜底的角色,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但是,他现在有“58超市”,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还可以利用超市兑换物资,一个生财之道瞬间就在脑海生成了。
思索半天后,李辰溪放弃了原主计划,一个刚入职的职工,非常顺利的就采购到了大家伙都难采购的物资,这很难说的过去,避免惹人耳目,所以他决定下班后去看望原主的爷爷奶奶。
万一还能获得好人卡呢?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来个“一元秒杀”。
今天的商品居然有三样:花生、红薯和糖果。
都是100斤装。
很快李辰溪就在三条秒杀成功的信息后出门了。
沿着脑海中的记忆,花了两个多钟头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李家庄。
这一路上,他目睹了太多困苦的人民,心中五味杂陈,却不敢多看,生怕自己会心软。
他知道,眼下的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自己无能为力,救不了太多人。
目前,他只想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当李辰溪快要进村的时候,他赶紧把准备好的2斤大肥肉、50斤花生、10斤鸡蛋、10斤面、1斤糖从储存包中拿出来,放在背篼里。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辰溪,又回来看太叔公和太叔婆呀?”
他转头望去,只见几个年纪相仿的青年正在搬石头。
其中一人他认识,是堂哥家的儿子李大福,小名旺财。
虽然年纪相仿,但按照辈分,旺财得叫他叔。
“旺财,你这小子,怎么叫人的呢?要不要我找我那堂哥聊聊?”
李辰溪半开玩笑地说道,其实并无怒意,只是想逗逗这个年轻的后辈。
李大福,也就是旺财,一脸郁闷,平白无故地矮了一辈,心里自然有些不乐意。
但碍于辈分,他还是乖乖地叫了一声“叔”。
......
乡下的情况比李辰溪想象的还要糟糕。
他甚至还碰到了几个正在啃草根的孩子,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看着都让人心疼。
李辰溪实在不忍心,便喊他们过来。
“知道我谁不?”
李辰溪看着眼前的这几个孩子,他们穿得破破烂烂,严重营养不良,其中一个小女孩的眼神里满是怯意。
一个小家伙忽然上前指着自己,“我知道你,你是俺的十六爷爷”
李辰溪望去,只见那个小家伙还流着鼻涕,猛地一吸,然后咕噜一声,竟然把鼻涕给吞下去了。
这一幕让李辰溪感到头皮发麻,心里五味杂陈。
心中思量,能叫他十六爷爷,应该是族中某个堂兄的小孙子。
“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李辰溪吩咐道。
小家伙们一听就知道李辰溪要给他们礼物,之前他们遇到过这样的人。
于是一个个立刻乖乖的排好了队。
远处,有几个大人正在看着这一幕。
“是辰溪回来了。”
“瞧瞧人家辰溪,在城里吃皇粮,过得可滋润了。”
“是啊,辰溪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我娘家有个表侄女,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和辰溪正般配呢。”
“得了吧,你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啊?人家辰溪眼界高,肯定得找个城里姑娘。”
......
李辰溪浑然不知,村里的妇人们已经开始琢磨着给他介绍对象了。
此时,他已经让眼前的小家伙们排好了队,从背篼里拿出一个布袋,里面装满了零散的花生。他伸手进去,一把抓出了好多花生。
“用衣服兜着。”他吩咐道。
“谢谢十六爷爷!”他们兴奋地喊道,连忙把衣服打开来接花生。
“到我了,到我了!谢谢十六爷爷!”其他孩子也迫不及待地喊道。
分完这些孩子后,花生还剩了不少。李辰溪把它们放回了背篼里,打算拿回去给爷爷炒了喝酒。
得到礼物的小家伙们撒丫子向着村子里跑去,逢人就说是十六爷爷给的。
李辰溪二话不说,直接花了两块钱将它们秒了下来。
100斤牛肉干啊!这简直是赚大发了。
如果拿到黑市去卖,五块钱一斤都能被一抢而空,毕竟现在买东西都不要票。
回到四合院后,把五十斤的鸡蛋放到采购篮中,打算拿去钢铁厂交差。
毕竟已经一天没有回厂里了。
身为采购员,虽说工作灵活性较大,可也不能完全脱缰不管,时不时就得去厂里报道,露个面,让领导知晓自己的行踪。
毕竟,每个月规定的最低采购量,那可是硬指标,完不成可没法交代。
李辰溪心里暗自盘算着,眼下手里已经有了五十斤鸡蛋,要是村里再给力点,能弄来一头野猪,那这个月的“业绩”可就不只是达标,而是稳稳超额完成了。
如此一来,在厂里的表现肯定能让领导眼前一亮,往后开展工作说不定也能更顺利些。
他前脚刚回到四合院,还没来得及好好歇口气,阿婶后脚就带着一双崭新的布鞋,手里攥着两块钱,匆匆忙忙找上门来。
阿婶满脸笑意,眼神里满是感激,说道:“辰溪啊,可算把你盼回来啦!这鞋是阿婶专门给你纳的,你可一定得收下。还有这两块钱,虽说不多,也是阿婶的一点心意。”
李辰溪赶忙迎上去,双手接过布鞋,感受着鞋底细密的针脚,心里暖烘烘的。
但他坚决地把阿婶递钱的手推了回去,语气诚恳地说道:“阿婶,您这可就见外了!有这双布鞋,我就已经高兴得不行了。
这次帮忙,我自己也赚了不少,这钱我可不能要。您留着,给自己买点好吃的,改善改善生活。”
要知道,一双布鞋在这个年代可是很值钱的,大概能值五块钱左右。
就这双布鞋而言,李辰溪还想着要补回一些钱或者其他东西给阿婶呢!
阿婶却硬是将钱塞到了他手上:“不一样,布鞋是阿婶送你的。阿婶我其实以后还得麻烦你,想和你买点吃的东西,可以吗?“
原来她是另有所求啊。
“可以呀!阿婶,您稍等一下。”李辰溪回答道。
说着,李辰溪从屋里拿出一小篮子鸡蛋,作为回礼递给了阿婶,他深知有些便宜是不能随便占的。
虽然鸡蛋的价格比肉便宜一些,但比起大米等粮食还是要贵上一点的,大概三四毛钱一斤。
李辰溪满脸热忱,双手捧着鸡蛋,递到阿婶面前,诚挚地说道:“阿婶,您瞧瞧,这是我专门采购回来的鸡蛋。您也知道,东子他们正长身体呢,最需要营养了。您就拿点回去,给孩子们好好补补身子。
阿婶,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痛痛快快收下。您要是执意不收,那这布鞋我也不能要了,您还是拿回去吧,不然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阿婶拎着那篮子鸡蛋,心里五味杂陈,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阿婶,您这手艺真是绝了!这布鞋做得太漂亮,也特别合脚。我一穿上,就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做鞋的感觉,心里暖乎乎的。
我爷爷奶奶一直念叨着想有双像这样的好鞋,阿婶,您要是时间方便,能不能再帮我做两双?我想带回去给他们,让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他微微顿了顿,思索片刻后接着说道:“阿婶,我也不能让您白忙活。
现在粮食紧张,大家都不容易,我就用粮食跟您换,您看这样行不行?您出手艺,我出粮,咱两不耽误。您要是答应了,可帮了我大忙,我爷爷奶奶肯定特别感激您。”
李辰溪心里清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衣物鞋子没啥过高要求,就盼着穿得舒服、踏实。阿婶这双布鞋,样式质朴、做工精细,穿在脚上软乎乎的,正是爷爷奶奶喜欢的类型。要是爷爷奶奶收到这样的鞋子,肯定满心欢喜,念叨个不停。
本来李辰溪是准备在超市买的,但既然阿婶的手艺这么好,让她做也无妨,还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阿婶一听这话,大喜过望,连忙点头答应,还细心地询问了要做多大码数的鞋子。
她心里不禁感叹,辰溪这孩子真是太孝顺了!
心里还时刻惦记着乡下的爷爷奶奶。别的不说,单凭这一份孝心,就足以让人羡慕不已了。
阿婶提着那篮子鸡蛋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回到家后,小孙子东东挨了过来,抱着她的大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鸡蛋,都快发光了。
“东东乖啊,以后看到你辰溪哥要有礼貌知道吗?这些都是他送的,晚上奶奶给你做鸡蛋汤喝。” 阿婶一边抚摸着东东的头,一边教育他要懂得感恩。
小家伙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奶奶,东东明白了,上次我还帮辰溪哥擦自行车了呢!”
......
李辰溪望着超市背包中的好人卡*2,陷入了沉思。”果然,做一件好事,就能得到一张好人卡;而好人卡能解锁超市新的商品。
“好人卡,使用成功!“
“好人卡,使用成功!“
“叮咚,恭喜你解锁蔬菜区,本次消耗好人卡1枚”。
“叮咚,恭喜你解锁食品区,本次消耗好人卡1枚”。
李辰溪望着大多数商品都是几分、几毛钱,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才有点超市的样子嘛,虽然眼前的超市顶多像个小买部,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了,已经初距超市规模。
这些红薯的问题丝毫不慌了。
目前超市有四大区:一元秒杀、肉食区、蔬菜区、食品区。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一间琳琅面目的商品超市,无疑是人生高光。”发财了,发财了,多做好人好事,我要走上人生巅峰,我要成为第一慈善家“。
......
四合院里藏不住太多的秘密,再说李辰溪和阿婶之间的“交易”也是光明正大的,没有藏着掖着。
很快,院内的大妈们基本上都知道了这件事。
“我们院里啊,也就辰溪还有余粮呢。”一个大妈感慨地说道。
“辰溪干采购就是好啊!比我家那混账小子强多了。”另一个大妈羡慕地说道。
“我有个侄女在纺织厂上班的,改天......”一个大妈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旁边的知情大妈给怼了回去。
“想什么呢?人家老李早就安排好了。”知情大妈说道。
“啊?辰溪有对象了?”那个大妈惊讶地问道。
“嗯!之前老李在我家喝酒的时候,稍微提了两句。”知情大妈回答道。
“那可真是可惜了。辰溪这条件,嫁过去就是享福啊!”那个大妈惋惜地说道。
可不是嘛!有车有房,模样也周正,采购员的待遇更是让人眼红。
那些大妈们心里盘算着,以后要是真不够吃了,也去找李辰溪买点,但让人家白送或者借,她们可张不开那个口。
李辰溪在家里简单收拾了一番,把穿过的衣服拿出去洗了。
男人洗衣服嘛,就是那么回事,搓几下,踩几下,再拧几下,也就完事了。
做完这些后,他把房门锁上,然后去钢铁厂交差。要说这不让锁门的操作,也就傻柱住的那个四合院能干得出来。
万一丢了东西,算谁的?
就算没贼,万一跑进来只流浪猫啥的,打翻了东西,那也是损失啊!
李辰溪所在的钢铁厂可是京城第一大钢铁厂,比傻柱待的红星轧钢厂还要大呢,早在民国初期就开办了。
这么大个厂,上万号人,粮食消耗得那叫一个恐怖。
所以他们采购部门被分成了四个科,每个科下面还有五个股。
李辰溪就在第四采购科第五股,股长是王为民,他们股里一共有十个人。
现在王为民正头疼着呢,科长下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各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采购量,因为厂里也开始出现粮食危机了。
食堂一再缩减工人的伙食,听说昨天又有工人饿晕了,好在这次没造成生产事故。
对他们来说,这一捧花生已经是难得的美食了,毕竟他们天天吃的都是野菜。
李辰溪刚到爷爷奶奶的家门口,就看爷爷正在摆弄着一把铁锹,来到近前,发现是木头做的把手那里断开了。
“爷爷,我回来了。”
猛然间听到李辰溪声音的老爷子,一把扔下了手中的破烂。
“辰溪回来了啊!快进屋,吃了没,我让你奶奶给你做点饭”。老爷子朴素的话语中透漏着关切。
李辰溪连忙摆手说道:“爷爷,我不饿。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回来。以后啊,你和我奶奶就放心大胆地吃好喝好,我现在可以养你们了!”
听到这一句“可以养你们了”,老头子差点没忍住掉眼泪。
“好好好!咱家辰溪真是有出息了。”他欣慰地笑着说道。
李辰溪从背篼里首先取出了剩下的花生,递给了爷爷,“爷爷,这些花生留着你下酒用。”他深知老爷子平时就爱喝两杯,但家里条件有限,只有地瓜烧这种用简单工艺酿制、味道并不怎么好的酒来解馋。
老爷子一看这么多花生,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哦哟!这么多花生,真是太好了。”
他想着炒出来的花生米那香喷喷的味道,再配上酒,简直是人间美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但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爷爷先抓一把尝尝鲜,剩下的你拿回去。”
李辰溪笑着摇头,“爷爷,你就留着自己吃吧。我现在吃公粮的,不缺这些的。”
“嗯!公家好,公家好呀!”老爷子开心地说道。毕竟在这个物资紧缺的年代,采购员可是个香饽饽,能接触到更多的物资。他心想,这下孙子肯定不会饿着了。
接着,李辰溪又从背篼里拎出了一袋面粉,“爷爷,你和奶奶年纪大了,以后多吃点细粮,对身体好。”
老爷子接过来一看,惊讶道:“这是富强粉啊!”他知道,富强粉是现在最好的面粉,精细、面筋含量高、杂质少、颜色白。在这个年代,面粉分为1、2、3、4号粉,而富强粉就相当于原来的2号粉,质量上乘。
随后老爷子叹了口气:“这要是换成粗粮,可是能吃不少时间的啊!”
不过,他心里还是很感动的,觉得孙子比儿子还孝顺。
“这白面留着,用来娶媳妇都绰绰有余了。”老爷子感慨道。
在这个年代,农村里十斤粮食就能娶一个老婆,有些家庭甚至为了减轻负担,连彩礼都不要。
李辰溪笑着安慰道:“娶老婆的事,爷爷奶奶你们就别操心了。这面粉你们放心吃吧!”
说完,他又从采购篮里拿出了鸡蛋......
“还有这鸡蛋,哎呀,糟糕,有两个已经破了。”
李辰溪惋惜地说,老爷子闻声转头,果然看见两个破碎的鸡蛋壳,蛋液已经流失,这让他心疼不已,要知道这可都是珍贵的营养啊!
“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老爷子嘴上虽然在责备,但嘴角笑意却是压不住的。
李辰溪故意卖了个关子:“爷爷,我以后要经常回来住的,家里不多备点好吃的怎么行?我可吃不惯那刺嗓子的棒子面。”
一听这话,老爷子顿时喜上眉梢:“真的?等会让你奶给你做肉臊子面。”
说着,他从采购篮的最下面拿出了大肥肉。
老爷子一看,眼睛差点没瞪出来,这么多肉,还都是大块的肥肉,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这......”
老爷子有些难以置信,他怀疑孙子是不是把一年的肉定量都拿回来了。
虽然知道城里的物资相对充足一些,但也是有定量的,尤其是肉这种紧俏货。
李辰溪看出了老爷子的疑虑,笑着打断道:“爷爷,您忘啦?我是干采购的,带点肉回来不是很合理吗?您和我奶奶就放心吃吧,以后咱们家吃的喝的都不愁。”
老爷子仔细想想,觉得孙子说得也有道理,毕竟他是采购员嘛。
“这肉真好,爷爷现在就去炼油。”老爷子抚摸着那块大肥肉,满心欢喜。
李辰溪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油水是多么渴望。
老爷子麻利地将东西归置好,拎起那块大肥肉就去切了,切了满满一盆,然后起锅烧火。
这天气肉是放不住的,要抓紧处理一下。
肥肉炼油,油渣还能用来包饺子,肉馅都省了。
“我去挑点水回来。”李辰溪看见水缸里的水不多了,便起身说道。
老爷子连忙摆手阻止:“辰溪,不用,你堂叔经常过来的。”
李辰溪这才想起负责照顾两老的堂叔李旭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堂叔家的情况并不宽裕,养育着三个孩子——七岁的来福、六岁的来才和四岁的来芳。
早些年,家里兄弟众多,分家时分到的家产寥寥无几。
幸运的是,李辰溪的爷爷曾伸出援手,这份恩情让堂叔两口子铭记于心,时常前来帮忙,挑水、劈柴等活儿几乎不用爷爷亲自动手。
爷爷又怎会舍得让自己的大孙子去做这些重活呢?
就在这时,三个小家伙从外面跑了进来,正是堂叔的孩子们。
他们赤着脚丫,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双手也脏兮兮的,显然营养不良。
几个小家伙,一边跑,还一边嚷嚷着:“大哥,大哥,我们也要吃花生”
很显然,刚才村口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去,先把洗手洗了。”李辰溪指向远处的水缸。
“搓干净点。”李辰溪一边说一边帮他们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