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松苏梅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陈松苏梅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玄远一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百多个饭包,陈松只用了不太到一个小时就全都卖完了。这还是因为陈松第一次摆摊,包饭包的速度不够快的前提下。如果陈松包饭包够麻利,速度再快一些,撑死半个小时就能将这一百多个饭包全都卖完。煤矿厂的工人很多,有不少没买到饭包的。陈松在卖完饭包的第一时间,就跟大家说了,他明天中午还会来出摊,会带来更多的饭包!此时天色已经擦黑,陈松来不及数钱,赶着骡车就急匆匆的朝河东村赶!等陈松回到河东村苏梅家的时候,天色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陈松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子炖肉的香味。这是陈松下午出摊之前叮嘱过苏梅的,让她今晚炖肉吃!即便此时已经稍微过了饭点,可苏梅一家却都没有吃饭,全都在等着陈松回来一起吃饭。“以后别等我了,给我留点就行!”陈松赶着骡车进了院子...
这还是因为陈松第一次摆摊,包饭包的速度不够快的前提下。
如果陈松包饭包够麻利,速度再快一些,撑死半个小时就能将这一百多个饭包全都卖完。
煤矿厂的工人很多,有不少没买到饭包的。
陈松在卖完饭包的第一时间,就跟大家说了,他明天中午还会来出摊,会带来更多的饭包!
此时天色已经擦黑,陈松来不及数钱,赶着骡车就急匆匆的朝河东村赶!
等陈松回到河东村苏梅家的时候,天色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陈松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子炖肉的香味。
这是陈松下午出摊之前叮嘱过苏梅的,让她今晚炖肉吃!
即便此时已经稍微过了饭点,可苏梅一家却都没有吃饭,全都在等着陈松回来一起吃饭。
“以后别等我了,给我留点就行!”
陈松赶着骡车进了院子,栓好骡子之后说道。
“那不行,不合规矩!”
苏贵磕打了一下烟袋,说道:“洗手吃饭!”
肉是陈松割的,他们没有先吃不等陈松的道理。
再退一步说,即便肉是苏贵家割的,陈松也是他家的女婿,哪有不等女婿回来一起吃饭的道理?
会做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必然是要等女婿回来一起吃饭的!
这样做是对女婿表现出充足的尊重,其目的是为了让女婿对自己女儿好点!
陈松洗过手和苏梅一起进了正屋,在小矮桌前坐了下来,才发现苏梅今晚做的是土豆炖肉。
按照陈松的想法,是想让苏梅直接只炖肉,不掺任何菜的。
不过,既然苏梅做了土豆炖肉,陈松也就不好再说这话了。
看这一大盘土豆炖肉用的肉的分量,陈松割回来的肉,怕是要吃三四顿才能吃的完。
“那些饭包都卖了?”
苏梅在吃饭的时候问道。
“嗯,都卖了,等会咱俩拢一下账!”陈松边吃边回答道。
“去你屋里拢账!”
苏贵又一次的避嫌的说道。
吃过晚饭之后,陈松和苏梅就起身准备去苏梅的屋里拢账,他们刚从正屋走出来,一道声音从大门外传来:“陈哥,你在这里不?”
“在!”
陈松听到是刘二的声音,赶紧答应出声,同时走向了大门的方向。
刘二走进了苏梅家的大门,可却是没有朝里走,而是站在那等着,还冲陈松晃了晃手里的尼龙袋。
“怎么搞到这个时候才下山?”
陈松走过去,没有立刻接过刘二手里的尼龙袋,而是责备道:“这大晚上的在山上怎么能行?”
“今天运气不太好,一天才抓了三只山鸡!”
刘二苦笑着说道:“下山就晚了一些!”
这也是陈松只是通过抓山鸡卖给国营饭店,赚到第一桶金就做饭包的原因所在,抓山鸡这事,怎么都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他以前馋了跟刘二上山抓山鸡,就有走空抓不到山鸡的时候。
毕竟,再老道的猎人,也有打不到猎物的时候。
“以后抓不到就是抓不到,天黑之前必须下山!”
陈松板着脸说道。
河东村后山的鳌山,不说别的猛兽,起码是有狼的!
村里人晚上时不时的就能听到狼叫!
“嗯,知道了。”刘二赶紧答应了下来。
陈松从自己身上掏出三块钱递给刘二,又对苏梅说道:“今晚的菜还有剩下的吗?”
“有!”
苏梅点了点头,大概已经猜到了陈松的意思。
果不其然,只听陈松继续说道:“去给刘二盛点,让他带回家吃!”
苏梅转身离开,陈松这才对刘二说道:“是不是给你爹娘那九块钱,把你爹娘给乐坏了,你也蛮高兴的,所以才不抓到山鸡不下山的?”
“还是陈松了解我。”刘二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刘二他爹娘虽然宠溺刘二,可却也知道自己儿子不怎么成材,这眼见刘二抓山鸡卖了这么多钱,不仅仅是因为钱多而高兴,更因为自己儿子能赚到钱而高兴。
至于刘二,平时就不怎么被村里人看的起,现在能赚这么多钱,可想而知是什么心态!
“听我的,以后抓不到山鸡,天黑之前也必须下山,太危险了!”
陈松语重心长的叮嘱道:“抓不到山鸡,山里的其他山货,你碰到了也可以采一些,到时候我试试能不能卖出去!”
“成,我听陈哥的。”刘二再一次答应了下来。
苏梅在这个时候端着一盘子土豆炖肉回来了,这菜明显是给刘二的,刘二既惊讶于苏梅家今天吃肉,更是不敢要这菜了。
毕竟,这年头真的事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荤腥。
“陈哥,菜我就不拿了,我回家了。”刘二说着话,转身就想走。
陈松一把拉住了刘二,将苏梅手里的菜接过来递给他,说道:“让你带回去你就带回去,明天别忘了把盘子送回来!”
刘二还想说什么,苏梅一句话就让他老老实实端着菜走了:“我和陈松还有事,你别耽误我们的事!”
陈松和苏梅送刘二出了大门之后,刚准备回家拢账,刘二又转头回来了,递给了苏梅一块钱,说道:“昨天嫂子给了我十块钱,那一块钱记账了,我差点给忘了!”
刘二一句嫂子,让苏梅心里甜蜜的同时也羞红了脸,不由得就偷偷看向了陈松。
“拿着吧,亲兄弟还明算账!”
陈松笑着说道。
苏梅这才接过了刘二递过来的一块钱。
刘二走了之后,陈松和苏梅才回到屋里拢账。
陈松将今天卖饭包的钱,全都掏了出来,直接放在了苏梅的床上,绝大多数都是些毛票,一块的都很少几张!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一大堆毛票倒是显得很多。
“数数!”
陈松笑着说道。
苏梅当下仔仔细细的将这些毛票全都整理好,又仔仔细细的数了一遍。
“二十四块五!”
苏梅对陈松说道。
“刚才给刘二的那两块钱,也是从这里面拿出来的,实际上应该是二十六块五才对!”
陈松点了点头说道。
“我这还有呢!”
苏梅说着话,将陈松之前给她的钱拿了出来!
时间不长,陈松从供销社买回来的物资,就在苏梅和苏建国的帮忙下全都搬进了家里。
紧接着,陈松就开始制作饭包。
饭包当然要用到米饭,蒸米饭这件事就交给了苏梅。
这个时代不仅仅是没有大型的电热蒸锅,就连电饭煲都没有,只能用隔水蒸饭法来蒸米饭!
所谓隔水蒸饭法就是用一个大铝锅做蒸锅,再配上一个可以加热的大汤碗之类,把大米放进大汤碗里,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接着把大汤碗放在蒸锅上,盖上锅盖用中火蒸就可以了!
这样蒸出来的米饭口感倒是很好,但是太费事了。
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用的是家用的大铝锅做蒸锅,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每一锅蒸一大汤碗米饭也没多少!
一锅锅的蒸下去,那得到什么时候?
陈松做饭包需要用的米饭可不在少数,无奈之下只能打发苏建国去左邻右舍家里借大铝锅,而后在院子里支上砖头一起蒸。
陈松等米饭蒸上之后,这才去灶房亲自动手制作鸡蛋酱!
饭包好不吃吃,鸡蛋酱是最关键的。
制作鸡蛋酱也不麻烦,将鸡蛋打散炒熟,加入甜面酱,黄豆酱,白糖,老抽,生抽和盐翻炒均匀,最后勾芡收汁即可。
此时已经有甜面酱和黄豆酱,可老抽和生抽是没有的,只有普通酱油,兼具调味和上色的功能。
好在此时的酱油全都是纯粮酿造,没有勾兑酱油这一说,直接用酱油代替生抽和老抽也能行。
陈松炒好了鸡蛋酱之后,又开始制作土豆泥,等到土豆泥制作的差不多,米饭也快蒸熟了。
而苏梅爹娘也在这个时候下工回家。
看到家里的院子里,支着七八口大铝锅,老两口看的瞠目结舌。
“这是在做什么?”
苏贵愕然问道。
“蒸米饭。”苏梅烧着火,回答道:“陈松要做饭包!”
“这一锅米饭熟了,我先做几个饭包,咱们中午就吃饭包了!”
陈松看了看第一锅米饭已经熟了,当下垫上布子将米饭从大铝锅里面端了出来,而后将米饭与土豆泥,炒好的鸡蛋酱,小葱,香菜和花生米混合均匀。
此时还没有生菜,陈松用的是白菜叶,将这些混合均匀的米饭给包了起来,一个又一个的饭包很快就从陈松手底下包好。
“来,来,快尝尝!”
陈松边包饭包边说道。
“这不就是白菜叶子包米饭?”苏贵皱眉说道:“这东西也能卖钱?”
“苏伯,你尝尝就知道了!”
陈松笑着说道。
苏贵还没动,苏建国当下拿了一个饭包,张大口就是一口咬了下去。
香甜的口感和丰富的层次刺激着苏建国的味蕾,他瞪大了眼睛,一连咬了好几口,狼吞虎咽之后,才含糊不清的说道:“好次,好次!”
苏建国明显说的是好吃,陈松他们听起来是好次,完全是因为他嘴里仍旧鼓鼓囊囊的全是饭包!
“真有这么好吃?”
苏贵兀自不相信似的,也拿起一个饭包咬了一口!
跟苏建国一样,苏贵瞬间也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口中的白菜叶子包米饭,能好吃到这种程度!
实际上,饭包虽然好吃,可却也谈不上人间美味!
苏贵和苏建国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反应,完全是因为这个时代物资极度匮乏,大家嘴里都能淡出鸟来,饭包这种香甜的口感,丰富的口味层次,才会让他们觉得饭包是人间美味!
“来,来,苏梅,你也别忙活了,赶紧和你娘吃饭!”
陈松拿了两个饭包,递给苏梅和她娘,而后自己也拿了一个狼吞虎咽了起来。
陈松一大早起来,去了县城又回来,紧接着就开始制作饭包,他是真饿了!
陈松和苏梅一家四口,一共五个人,吃了十几个饭包才饱了!
尤其是苏建国,自己一个人就吃了四个!
这还是陈松跟他说,晚上要炖肉吃,中午吃撑了,晚上吃不下肉!
要不然的话,看苏建国那样子,起码还得能吃俩!
吃过饭包午饭之后,陈松和苏梅一家都摸着肚皮坐在正屋里闲聊。
没办法,都吃撑了!
“苏梅,你觉得我拿饭包去摆摊怎么样?能不能成功?”
陈松笑着随口问道。
“肯定能,太好吃了。”苏梅笑着回答道。
“你说,咱这饭包卖多少钱一个合适?”陈松又说道。
苏梅还没说话,苏贵就咳嗽了一声,说道:“小梅,你和陈松去西屋吧,我和你娘要午睡一会。”
苏梅答应一声,起身和陈松一起去了她的西屋。
“你爹这是摆明了不想听咱们聊饭包卖多少钱的事。”陈松进了西屋之后说道。
“这是你的买卖。”
苏梅立刻接口说道:“他不听也是应该的!忙了一上午,你也累了,你睡一会吧,吃饭之前我看你包饭包,已经学会了,剩下的那些饭包,我来包就行!”
“我不累!”
陈松摆了摆手,说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觉得这饭包,咱卖多少钱一个合适?”
“那得看咱这饭包,一共能做多少个,再算算我收村民的鸡蛋啥的,你从供销社买回的大米啥的,一共花了多少钱!”
苏梅想了一下,说道:“这样才好确定一个饭包卖多少钱合适!”
苏梅说的没错,陈松当下也不废话,按照苏梅所说,计算了一下成本。
不过,苏梅收来的鸡蛋什么的,并没有全部用掉,还有一些结余,陈松从供销社采购回的大米什么的也是一样!
因此,陈松将这些结余也都扣除了出来。
一个饭包大概用一百克米,而且,陈松也不打算做大份的,谁要是一个吃不饱,那就多买几个就是了!
此时一斤大米是一毛八分钱,可以做五个饭包!
再算上鸡蛋酱什么的成本,一个饭包的成本价大概也就四分钱!
“暂定两毛钱一个吧!”
陈松算完账之后,摸着下巴说道:“扣掉成本,利润率在百分之四百,虽然利润不大,但是这买卖胜在长久!”
利润率百分之四百还不大?
苏梅听的瞠目结舌......
这几只山鸡有一只领头的,警惕性很高,虽然看到了竹筐下面的玉米,可却并没有饥不择食似的过去啄食,而是走走停停,朝着竹筐下面的玉米那边挪动,剩下的那几只山鸡则是跟在领头的那只山鸡后面。
“警惕性这么高?”
陈松压低了声音问道。
虽然陈松和刘二一起来过河东村的后山抓野味,可他基本上到了后山就找个地方一躺,等着刘二去抓。
像是今天这样全程跟着刘二抓山鸡还是第一次!
“肯定的。”
刘二也压低了声音,说道:“这是一家子,领头的那只是公鸡,跟在它后面的是母鸡,其余四只是小鸡崽,陈哥别急,警惕性越高,越容易一锅端!”
山鸡是一种雉科的鸟类,属于鸟类中的孤独行者,但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形成小型的“家庭群”,由成对的公母山鸡和它们所孵化出来的幼鸟组成。
这些繁殖的家庭群通常有五到十只山鸡组成,每对山鸡会共同承担育雏的任务。
公山鸡通常会帮助母山鸡孵卵、照顾鸟窝,并与她们一起抚养幼崽。
当幼鸟长大以后,这些家庭群会逐渐解散,所有的山鸡重新成为单独行动的个体,综上所述,山鸡通常是成群结队活动的,但是它们不是群居动物,而是孤独行者。
这个家庭群的山鸡一共六只,四只体型大一些,两只体型小一些,显然已经到了育雏的最后阶段。
陈松并不知道山鸡的习性,听到刘二这么说,也只能是点点头算是回应。
刘二此时做了一个噤声的姿势,示意陈松不要再说话,两只胳膊比划了一下上下扇动翅膀的动作。
陈松立刻会意,点头不再说话。
显然,刘二的意思是说,如果此时闹出动静,领头的山鸡肯定会飞走,其余的山鸡也会随之飞走。
山鸡这种动物虽然无法长距离飞翔,可却是有飞行能力的,只是飞行能力一般。
可即便如此,山鸡飞翔的距离,也不是人能够追的上的。
十几米的距离,领头的山鸡走了得有十分钟才进了竹筐内,随着这只领头的山鸡进入竹筐陷阱内,其余的山鸡也鱼贯而入。
领头的山鸡啄食玉米,立刻引动了刘二设置的机关,竹筐在木棍移动之后,支撑不稳而罩了下来。
不过,有一只山鸡没有进入竹筐内,竹筐只罩住了五只山鸡,没被罩住的那只山鸡是体型小一些的,受惊之后立刻飞远了。
“成了!”
刘二说着话,飞速跑到了竹筐边,按住了竹筐!
毕竟,竹筐内有五只山鸡,它们一起扑腾可是很有可能会撞翻竹筐的。
陈松拿着尼龙袋跟了过去,刘二把竹筐抬起一条缝,伸胳膊进入竹筐内抓住了一只山鸡,快速从竹筐底下拽出来递给了陈松。
“这只不要,太小了!”
陈松接过这只山鸡就甩手放飞了。
刘二也没说什么,而是又伸手进了竹筐内,再次抓了一只山鸡给陈松。
剩下的四只山鸡都是体型较大的,陈松依次接过山鸡,全都装进了尼龙袋,并且将尼龙袋的口给扎住了。
“陈哥,咱去湖边处理山鸡!”刘二收起竹筐说道。
“不收拾,我要拿去卖钱!”
陈松实话实说道。
“啊?”
刘二被吓了一跳,说道:“陈哥,这要是拿去卖,被抓住了可是投机倒把,要坐牢的!”
“放心,我有数。”
陈松笑着说道:“走,下山,我去县里卖了,回来分钱给你!”
“我不要!”
刘二忙不迭的摆手,说道:“要是被抓住了,定个投机倒把罪,我爹会打死我的!”
陈松点了点头,拎着尼龙袋朝山下走去。
刘二一脸紧张的跟在陈松身边,兀自不放心的问道:“陈哥,你真要拿去卖啊?”
“二子!”
陈松边走边说:“我要娶苏梅,手里缺钱,肯定是要拿去卖的,卖山鸡的钱有你一份,你现在不敢要,我就先拿着用!”
顿了一顿,陈松又说道:“你放心,出了事,我绝对不会把你给供出来,要是不出事,我分给你钱,你就可以拿着了!”
陈松这意思摆明了是有危险他自己一个人担着,没有危险就分给刘二卖山鸡的钱。
刘二听的感动不已,说道:“几只山鸡而已,也卖不了几个钱,陈哥需要用钱,卖了你自己拿着就是了,不用给我!”
听到刘二这话,陈松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毕竟,这个时代不仅仅是民风淳朴,信息也相当闭塞,这四只山鸡,陈松绝对有信心可以卖个大价钱!
只不过,此时跟刘二说了,他也不见得会相信,陈松干脆也就不说了。
再加上他现在的确需要用钱,刘二的那一份,先拿来用用,给他记着就是了,反正陈松是不会亏了刘二的。
时间不长,陈松和刘二就下了后山,回到了河东村。
回到村里之后,刘二直接回家了,陈松则是将装有山鸡的尼龙袋放到知情宿舍之后,去了大队部。
张金忠看到陈松来到大队部,还以为他是来要宅基地的,说道:“想要哪块地划宅基地?”
“支书,宅基地的事下午再说,我得去趟县里,过来是借大队部的洋车的!”
陈松笑着说道。
所谓洋车,其实就是自行车,之所以被称之为洋车,是因为自行车源于外国,是从国外传入我们国家的。
洋车是北方地区对于自行车的俗称,后来才变为自行车这个俗称。
还有一些其他商品,也被冠以“洋”这个字,比如火柴被叫做洋火,水泥被叫做洋灰等等。
河东村的大队部有一辆金鹿牌的自行车,是大队部为了方便有公事去县里之类集资购买的。
“成!”
张金忠点了点头,起身出了大队部的办公室,带着陈松去了当做仓库的那间屋,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陈松进去推了自行车出来,一阵丁零当啷的响。
大队部这辆金鹿牌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当真是哪哪都响!
“支书,我去县里顺带修修这洋车!”
陈松说完这话,推着自行车出了大队部!
陈松出来大队部,回了知青宿舍,将装有四只山鸡的尼龙袋牢牢捆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骑着自行车直奔县城而去。
有句话叫做谋定而后动,陈松此时就是如此,他带着这四只山鸡去县城卖,是有着明确的卖山鸡的目的地的,那就是县城的国营饭店。
此时虽然是八零年代,可改开还没开始,却仍旧处在计划经济的末期,国营饭店在计划经济时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殊符号。
国营饭店作为此时餐饮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承担着提供餐饮服务的指责,更成为了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的缩影。
此时去国营饭店吃饭,也有一个俗称,叫做下馆子!
河东村距离县城也就十公里多点的路程,可陈松却用了一个小时才赶到县城的国营饭店。
“从河东村到县城,一路都是土路,要是都是马路,起码能节省二十分钟时间!”
陈松停下自行车,在心里感慨了一句,而后带着装有四只山鸡的尼龙袋迈步走进了国营饭店里面。
“现在只有包子,炒菜要十二点才有!”
门口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女人对进门的陈松说道。
显然,这个女人是县城国营饭店的服务员,她以为陈松是来吃饭的。
而且,从她所说也可以听的出来,县城的国营饭店十二点之前是不做炒菜的。
这也是绝大多数国营饭店的一个特色,炒菜必须到中午饭点才有,中午饭店之前只有包子卖。
“我不是来吃饭的。”
陈松赶紧说道:“我是河东村的人,有点稀罕食材想卖给咱们饭店。”
“啥稀罕食材?”
麻花辫女人好奇的问道。
陈松举起尼龙袋,说道:“在这里面,麻烦你带我去问问你们领导收不收?要是不收的话,我再去其他地方!”
也不知道是这个女人心善,还是因为陈松说话客气,亦或是她的好奇心足够重,听到陈松这话,她点了点头,说道:“跟我来吧!”
说完,这个麻花辫女人带着陈松朝里面走去,穿过最里面的一道小门,去了国营饭店的后院。
后院有一排平房,她带着陈松走到了一间屋子外,敲了敲开着的房门。
这间屋子是办公室,摆着两张办公桌,其中一张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中年男人。
听到敲门声,这个中年男人看向了门口的方向,麻花辫女人立刻说道:“孙经理,有个河东村的村民来我们饭店,说是有稀罕食材卖给我们饭店!”
“哦?什么稀罕食材?”
孙经理起身来到陈松身边问道。
陈松也没废话,解开扎着尼龙袋的绳子,伸手进尼龙袋里抓了一只山鸡出来,说道:“野山鸡,四只!”
“还真是稀罕玩意啊!”
孙经理笑了,问道:“同志,怎么称呼?你想卖多少钱一只?”
孙经理的表现显然是想要这四只山鸡的,这也不出乎陈松的预料。
毕竟,能经常来国营饭店吃饭的,不是领导就是有钱人,现在物资匮乏,国营饭店也没什么太多的饭菜花样,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而已,能经常来国营饭店吃饭的这些人,怕是也早就吃腻了。
山鸡这种野味,是能让国营饭店出新菜的,国营饭店的负责人绝对不会拒绝。
“我叫陈松,这野山鸡我想卖十块钱一只!”
陈松说出了自己的心理价位。
孙经理想了想,还价道:“这样,你以后抓了野山鸡,尽管送来,但是,价格要按八块钱一只算,个头也都得跟你手里这只差不多!”
“成!”
陈松立刻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虽然被孙经理压价两块钱,可孙经理也蛮敞亮的,是想要跟陈松做长久生意的。
陈松痛快,孙经理也痛快,点了三十二块钱给陈松,说道:“我叫孙军,以后来了报我名字直接来后院找我!”
“好的,谢谢孙经理。”
陈松揣好钱,道谢之后跟着麻花辫女人朝外走去,孙经理则是喜滋滋的带着四只山鸡去了后厨。
此时的三十二块钱是好岗位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绝对是一笔巨款,可陈松却是并没有将这点钱看在眼里。
毕竟,身为一个重生者,要是连这点钱都看在眼里,还怎么发家致富?
出来国营饭店之后,陈松并没有立刻返回河东村,而是骑上自行车去了趟供销社,这是他来县城的第二个目的地。
在供销社转了一圈,陈松就出来了,他的目的就是看看他需要的东西,供销社全不全而已。
今天想要在供销社买东西,是很不现实的一件事。
一来是陈松骑着自行车来的,带不了太多东西回去。
再就是现在不管想要买什么,都是需要票的,比如买肉需要肉票,买粮食需要粮票等等。
陈松手里压根就没有票,自然是什么都买不到的。
不过,陈松出来供销社也没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供销社门口,摆出一副东张西望的样子,目的是为了吸引票贩子!
票贩子也是这个时代的特有产物,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路,票贩子有着自己的渠道,能够弄到各种票,卖给需要买东西却没有票的人。
很快,一个年轻人就凑了过来,低声问道:“同志,需要票?”
“嗯!”
陈松点了点头,问道:“你都有什么票?”
“但凡你需要的,我肯定都有!”
年轻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就差拍胸脯保证了。
“工业票有吗?”
陈松笑着问道。
像是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电视机之类的工业品,都是需要工业票的,而工业票是最难搞到的。
陈松这话一出口,年轻人立刻咧了咧嘴,说道:“现在没有,不过,你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搞到,但是需要几天时间。”
“多少钱一张?”陈松笑着问道。
“十块钱一张!”年轻人立刻回答道。
“我现在不需要工业票,过阵子需要!”
陈松说道:“你现在手里都有什么票?”
“消遣大爷是吧?”
年轻人听到陈松的话,瞪眼说道:“信不信我削你?”
显然,陈松问了工业票,可现在又不需要,让这个票贩子年轻人误会了!
张金忠一直沉默着没说话,陈松也不着急,老神在在的等着他做决定。
不过,陈松的目光却是看向了苏梅她爹苏贵!
最担心陈松会逃跑的人就是苏贵!
此时,陈松已经表态可以立刻写放弃返城的材料给大队部,提出这个张金忠可以解决的要求,张金忠一直不说话,苏贵比谁都急。
而且,陈松提出要批宅基地的要求,摆明了是要落户河东村!
为啥要落户河东村?
还不是为了娶苏梅?
再说了,陈松娶了苏梅,那可就是苏贵的女婿了,怎么也得给闺女和女婿弄块宅基地盖房子住啊!
“支书,陈松这个要求合情合理!”
苏贵吧嗒着烟袋锅子,帮陈松说话了:“他娶了小梅,就得落户河东村,而我家小梅也不外嫁到其他村,户口也就不迁走,怎么都得给他批宅基地,就算不顶着他的名字批,也得顶着我家小梅的名字批宅地基!”
“苏贵老哥!你不用拿话堵我!”
张金忠看了苏贵一眼,说道:“顶着小梅的名字批宅基地肯定不行,陈松要宅基地,摆明了不当你家上门女婿!他要户口落到了咱村,我肯定立刻给他批宅基地,关键是他户口现在没迁过来,我给他批宅基地是犯错误的!”
“支书,据我所知,咱村都是先批宅基地,再由大队部报上去。”
陈松接口说道:“现在问题无非就是我户口没在村里,又不是什么大事,你先给我批了宅基地,等我和苏梅结婚,户口迁过来落村里,大队部再报上去不就是了?”
不等张金忠说什么,陈松就接着说道:“我户口迁没迁来,你不说,我们不说,谁能知道?”
陈松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显然把张金忠给挤兑住了。
苏贵不失时机的说道:“支书,批宅基地这个事,谁要敢乱嚼舌根子,不用你出面,我苏贵去掰扯!”
“这还没正式成为一家人呢,就一个鼻孔出气了?”
张金忠被陈松和苏贵的一唱一和给气笑了。
“这样吧,支书,你给我批了宅基地,我一个月内就动工起房子!”
陈松又加了一把火,说道:“我要是一个月内没起房子,你就把宅地基收回!”
一个月起房子?
简直是痴人说梦!
苏梅一脸的焦急,偷偷捏了捏陈松的手。
陈松则是用力握了握苏梅的手,示意她安心。
苏贵则是不由得狠狠瞪了陈松一眼,他可是很清楚,陈松他们这些知青和村里社员一样,是没有工资的,都是挣工分的。
男知青一天平均七个工分,女知青则是六个半公分,哪怕是活多忙点,一天拿十个工分,一个工分也才两三分钱,一天下来也就两三毛,一个月平均也就五块钱。
别说起砖瓦房,就是起土坯房,没个大几百块也下不来,陈松竟然说一个月起房子,这牛皮都吹的没点边了。
知青与知青也不同,有些知青下乡是去了国营农场之类的地方,是有工资的,有些地方甚至将知青工资定位工人一级,每个月能拿32元的工资!
可河东村这地方穷乡僻壤的,只有村大队公社,压根就没有工资,陈松他们这些知青就是没有工资,跟社员一样靠劳作赚工分的。
张金忠抢在苏贵开口之前,问道:“当真?”
“当真!”陈松毫不迟疑的正色说道。
“那就这么说了!”张金忠立刻拍板了:“明天你来大队部找我,我做主给你划块宅基地,具体的,明天再说!”
张金忠这是借着陈松的话,给自己找了条后路,真要有社员闹意见,陈松一个月起不了房子,大队收回宅基地就没人能说闲话了。
陈松听到张金忠答应下来,也不再多说什么,拿了纸笔写了一份自愿放弃返城的材料,写明主要原因是自己想留在河东村,扎根河东村,次要原因则是自己跟本村姑娘苏梅同志相恋,签名按上手印之后,将材料交给了张金忠。
苏贵看着张金忠将陈松写的材料折好装起来,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有了这份材料,陈松就真的不可能跑了,肯定是要扎根河东村娶自己闺女苏梅了。
哪知道,陈松在这个时候看向了苏贵,说道:“苏伯,我和小梅的婚事,等我起了房子办!不过,在办婚事之前,该定亲还得定亲,免得村里人说闲话!”
“嗯!”
苏贵心里很高兴,可却只是“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定亲的事,暂定十天之后吧!彩礼的话,给一百零一块吧?”
陈松想了一下,说道:“寓意百里挑一,我陈松方圆百里挑了苏梅这个媳妇!至于三转一响,我不敢给保证,看情况尽量买全......”
“咚咚咚!”
苏贵用烟袋锅子狠狠敲了几下凳子腿,既是抽完烟磕打出烟灰,也是打断陈松的意思:“有完没完了?你牛皮都吹上天去了,又是起房子,又是一百零一块彩礼,还三转一响,还能不能有点谱了?”
这年头工人是最让人羡慕的,可一个月工资不过二十七八块,好一些的厂子三十块出头!
单单这一百零一块的彩礼钱,不吃不喝三个月都攒不出来!
更别提陈松说的三转一响了。
所谓三转一响是八零年代的专有说法,指的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这几样物品。
不要小看这三样物品,三转一响是这个时代财富实力的象征,放在现代社会,比全款房子,车子外加还有存款的要求还高!
“行了,行了,陈松,没啥事你就先回去!”
张金忠看到苏贵训斥陈松,赶紧打圆场让陈松走。
陈松笑了笑,也没再多说什么,站起身来拉着苏梅一起出去了。
“苏贵老哥,不是我说你,别说他俩还没结婚,就他俩结婚了,你也是老丈人,不是他亲爹,以后可不能这么训斥他!”
张金忠说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不是亲儿!”
“就看不惯他那懒散的熊样,牛皮还吹上天了,你听听他都说的些啥!”苏贵没好气的说道。
“你咋知道陈松家里家底厚不厚?”
张金忠颇为无奈的说道:“说不定他说这些是要家里给呢?”
张金忠这话让苏贵无言以对了。
毕竟,陈松是下乡插队的知青,说不定家里条件好!
“陈松,我不要那些!”
大队部外,苏梅站定了脚步,低着头,可却是语气坚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