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说 其他类型 农家小厨娘李繁花李繁业 番外
农家小厨娘李繁花李繁业 番外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一锅大乱炖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繁花李繁业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家小厨娘李繁花李繁业 番外》,由网络作家“一锅大乱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繁花没来得及思考更多,刘二牛就已经来到了这里,李繁花将回程的十五文交给了刘二牛之后,就近自的在牛车上找了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没办法,来的时候实在是在后面颠的太难受了。一番话和刘二牛又在这里等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之前一同来的几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只差一个,先前同李繁花搭话的老太太,还没有到,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什么事。刘二牛清点了一下人数,便准备启程了。冬日里天总是黑的很早,李繁花回程的时候,李繁花估摸着才三点不到,到村子里时,可能才4点不到天色却已经发黄。李繁花赶紧将今日买来的吃食放回家中,又拿了一些菜往胡大娘家跑。“繁花回来啦?今儿去,有没有买着自己要用的东西?”李繁花冲着胡大娘点了点头。赶忙钻进了厨房。“哎呦,好孩子,不要这么...

章节试读

李繁花没来得及思考更多,刘二牛就已经来到了这里,李繁花将回程的十五文交给了刘二牛之后,就近自的在牛车上找了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
没办法,来的时候实在是在后面颠的太难受了。
一番话和刘二牛又在这里等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之前一同来的几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只差一个,先前同李繁花搭话的老太太,还没有到,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什么事。
刘二牛清点了一下人数,便准备启程了。
冬日里天总是黑的很早,李繁花回程的时候,李繁花估摸着才三点不到,到村子里时,可能才4点不到天色却已经发黄。
李繁花赶紧将今日买来的吃食放回家中,又拿了一些菜往胡大娘家跑。
“繁花回来啦?今儿去,有没有买着自己要用的东西?”
李繁花冲着胡大娘点了点头。赶忙钻进了厨房。
“哎呦,好孩子,不要这么着急,歇会儿!”
这边话音还没落,李繁花那边就已经利落的开始烧火切菜洗菜了。
李繁花想着晚上吃东西不好克化,准备晚上给胡大娘家煮一些自己做的面,再配上两道快手菜
李繁花先将面和起来,然后放到一旁醒发。将一个锅中烧起水来,然后便开始准备炒菜。
李繁花将毛豆一个个的剥好,放在一旁备用,又将胡大娘家的肉切成块。
将肥肉放到锅中,先煸出油来,炒出肉的香味,又将毛豆倒入锅中,再佐以酱油调色,很快,一道毛豆炒肉便出锅了。
紧接着,李繁花又处理起,青辣椒来,李繁花将青辣椒的籽去掉,将青辣椒切成丝,然后又拆了一些腊肉下来,切成了片。
依旧是先将腊肉放进锅中煸炒出油,然后盛出再用锅中的油将青辣椒炒出香味,随后放入了先前炒好的腊肉,再趁着火候将腊肉与辣椒炒在一起,这边又完成了一道青椒炒腊肉。
两道菜做好,李繁花的面也醒发好了,李繁花将醒发的面拿了出来。
然后开始将面擀平,撒上面粉,防止面条粘连,然后再对折两次,接着拿出菜刀开始切面丝,切面丝的过程中,一边切一边撒上一些面粉,这是能让面丝不粘连的好办法。
将面条准备好之后,李繁花的水也烧开了。李繁花快速的将面丢进水中烫熟,然后迅速的捞起过了一次凉水。
将面放到一旁晾凉,有拾掇起番茄来,李繁花在菜场见到番茄的时候还挺震惊的,因为他记得番茄引入中国其实还是很晚的,没想到这里这么快就吃上了。
李繁花将番茄的皮剥开,切成细块,又打了三个鸡蛋,然后将蛋放到锅中炒散,炒熟之后盛出,又将番茄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对于番茄本身就被切成了细块,所以很快便炒出了沙。
此时,李繁花在将鸡蛋放入锅中复炒,炒到微微有一点干的状态,便将晾凉的面丢入锅中,一起翻炒。
不一会儿,一道番茄鸡蛋炒面便出锅了。
李繁花将菜又端上了中午的餐桌,随即便准备回家做饭,给自家的母亲和弟弟吃了。
正当李繁花要回家的时候,胡大娘拉住了她,递给了李繁花一只杀好的鸡。
“繁花呀,这只鸡你拿回去吃,你还得要补补呀,你看你这嗓子,一直也说不清楚话,说不定就是没吃好!”
李繁花摆了摆手,刚要拒绝。
“你可别想着拒绝我,你想呀,繁花,你给大娘的那些灵芝都够买好多只鸡了,可别心疼奶奶。”
“再说了,你好了,奶奶也高兴,可别推三阻四的惹得我心烦!”
李繁花见胡大娘这样说,也只好作罢,便拎着胡大娘给的鸡往家走。
回到了家中,李繁花看到了弟弟李繁业,便放下了鸡,连忙上手去捏李繁业的小脸蛋。
然后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翻出来,今天去买菜的篮子,从中掏出了一根糖葫芦,在李繁业的面前晃了晃。
“哇!是糖葫芦!”
李繁业看到了糖葫芦,十分的激动,抱着李繁花的脖子,猛猛的亲了几口。
“谢谢姐姐!姐姐对我最好了!”
然后又扭扭捏捏的说道“这个得要不少钱吧?家中现在没有钱,不行的话,姐姐拿去卖了吧!”
一边说着一边小眼通红的看着糖葫芦,样子好不可怜。
“没,没事,姐姐会,挣钱的!不用,操心!”
李繁花揉了揉弟弟的头,觉得这个小娃娃真的十分的惹人怜爱,小小年纪就已经这么懂事了。
然后将糖葫芦塞进了李繁业的手里,示意他赶快拿去吃。
李繁业拿到了糖葫芦,升到了李繁花的嘴边,示意李繁花先吃。
李繁花拗不过这孩子,便浅浅地舔了一口,李翻叶见李繁花舔了一口,又将糖葫芦拿给了李母,让李母吃。
李母笑着摇了摇头说“乖,繁业自己吃,哪有大人吃糖葫芦的!”
李繁业见李某如此说,只好作罢,随即自己一个人抱着糖葫芦,满脸幸福的啃了起来。
而李繁花则来到了李母跟前。
“娘,胡奶奶,给了,一只鸡,这是,卖灵,芝得的,四十,两,还有这次,采买,剩下的!”
李繁花指了指桌上的鸡,然后又掏出剩下的钱交给李母。
李母却并没有接李繁花手上的钱。
“好孩子,你自己保管着就行了,娘,这里还有一些,你的钱你收好。”
李繁花见李母不肯收,便只作罢,他想了想,后头也有自己想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好,一直跟李母开口,收在自己这里,到时候家里吃穿用度自己这边出钱就好了。便也不再多纠缠。
然后李繁花便又回到了自家的厨房,做起了晚饭,李繁花母子三人晚上吃的是,胡大娘给的鸡炖的汤,就是中午给胡大娘家做的灵芝鸡汤。
李繁业喝的直砸舌,“姐姐姐姐,今天真的好快乐呀!”
或许今天确实是李繁业这段时间最快乐的一天,既有好吃的糖葫芦,今天也难得吃了三餐,喝了鸡汤,见了荤腥。

疼,仿佛坠入无边的噩梦一般疼痛。
李繁花缓缓的睁开了眼,入目,四下是一片破烂的、漏着风的茅草屋,耳边是呼啸的寒风,身下的触感十分的糙砺,李繁花挣扎着坐起了身,环视了一圈这家徒四壁的“家”。
李繁花的头愈发的痛了起来,也不知是因着眼下的困境,还是因着脑子里一下子接收了太多的信息。
看着身上的粗布麻衣,款式与现代的截然不同,李繁花慢慢在脑海中整理这记忆,一下子不知想到了什么,脑子勿的似针扎似的。
愈往下想愈发的疼了起来刺激得李繁花“啊——”的一下子尖叫出了声。
伴随着李繁花的尖叫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破败不堪门被猛的一下子推开
“啊,花儿,你终是醒了!”
李繁花还未睁眼,便听到一道嗓音颇有几分粗犷的女声说话,声音里透露着几分惊喜,还带着几分担忧。
“好点了没,怎么样了脑袋还疼吗?”
李繁花听着这声音,骨子里竟然也有几分安心,慢慢的睁开了眼。
首先看到的便是比自己身上还破烂几分的麻布衣裳,上面还补了好些个补丁。视线慢慢上移,便是一张生着冻疮,有几分沧桑的面庞。
李繁花盯着眼前的女人,感觉十分的熟悉又陌生。
在脑海里翻找着记忆,一道俏丽又矜贵的身影和眼前人慢慢重合。
再细想头似乎又要疼起来,李繁花便也不再想下去只是盯着女子看,想要开口询问,刚一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嗓子似乎发不出声。
女子似乎也注意到了李繁花的表现,忽的一下子哭了起来
“我可怜的孩儿啊,若不是......你怎会受这样的苦啊,呜呜呜,一场暴雪竟是让你现下失了声,怕不是连为娘也忘记了吧呜呜呜......”
娘......?李繁花看着眼下的情景对于自己现下的处境估摸着猜出了一二。
她醒来的时候一下子接收了太多的记忆,霎时整理不出来,许多重要的事情好似忘记了。
但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这具身子的原主人,现下自己的脑海里还有这两个人的记忆,一会古代一会现代的,但是更多的则是身为现代人李繁花的记忆。
而古代的李繁花的记忆则是模糊了许多,只有前些时日大雪,李繁花进山去寻度过冬日用的柴火,受了寒大病一场。
到现下醒来的记忆清楚些了。还有就是眼前女人和一个小男孩的身影记得深刻些,从而判断这二人是她的家人,在结合女人的话便猜到了,大抵是母亲和弟弟吧。
想通之后李繁花看着“自个娘”连珠似得眼泪,心下不忍,抬起手拭去女人眼角的泪,轻轻的拍了拍女人的背,以示宽慰。
李母感受到女儿的安抚之后,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我可怜的儿啊,现下是我们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如若不是你心疼娘,又怎会独自上山去捡柴火,你的身子骨怎会这样呀,都是娘没用......”
“姐姐醒啦!”一声稚嫩的童声打断了李母的哭诉,只见一个小男孩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水,小心翼翼的走来。
李母见状马上起身,将小男孩手中的碗接了过来,在床边顺势坐下,就要喂给李繁花。
李繁花正打量着这个和记忆逐渐重叠的小男孩,小男孩省着一双极其明亮的眼眸,唇红齿白的,虽然脸上也有些冻疮,却并不影响小男孩的可爱。
和李繁花后世见过的许多熊孩子不同,这孩子周身散发着惹人怜爱的气息。
有这样一个弟弟也挺不错的,李繁花这样想着,忽的一个调羹已经塞到她的嘴边。
李繁花下意识的张开了嘴,入口说是粥,其实还要更稀一点,只能说是米汤,滋味并不算好,但是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这样一碗热汤入肚总是会更舒服一些的。
李繁花由着李母喂了两口,看到床位坐着的弟弟正巴巴的看着自己喝汤,小小的人看着十分的瘦弱。
适时,破败的屋内又传来了两声肚子的叫声,李繁花便紧闭着嘴不肯再喝了,示意让母子二人喝。
李母拗不过李繁花,又怕来强的伤着了她便道
“不用操心左不过是些米汤,锅里还有些你先喝,喝完我和繁业再喝。”
李繁花不信,依旧紧闭着嘴对抗着。
李母见状,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李繁花的碗转身出去,又很快端了两碗粥水进来,一碗给了繁业,一碗放在破桌上,接着端起李繁花的碗,作势要继续喂给李繁花吃。
李繁花见是真的有吃食,便也不再抵抗,只是示意李母去吃,自己端起来碗自己吃。李母见状也只好作罢,自己也端起了碗喝起来了。
霎时间屋内十分的寂静,只余呼啸的风声和母子三人喝粥水的声音,也算是十分温馨。
李繁花一边喝着粥水,一边思索着眼下的形式。
一个字——难,现下简直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崩开局啊,孤儿寡母,羸弱的自己,破败不堪的房屋,再加上稀得和水一样的粥,那两人也能喝的津津有味。
想来手上既是无甚银钱,家里怕是也无甚存粮,再加上着冷冽的寒风,吹得叫人骨头生疼,眼下的状况没得比在脑海里翻找记忆更让李繁花头疼。
不过老天既是让她代替原来的李繁花走这一遭,想来也是心疼着孤儿寡母。
另一个李繁花,你放心,占了你的身子,你的家人你的因果也合该我来承受。我一定会让你的家人过上好日子的。
李繁花对自己很是有信心,毕竟在现代,李繁花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厨师。
中餐西式,八大菜系不在话下,俗话说的好,在哪里都饿不死厨子。现代人李繁花毕生都在追求厨艺的至高境界,在人才辈出的现代都能独领风骚,更遑论这条件不好的古代呢。
喝完了粥水,李母收拾了碗筷,母子三人一齐窝在木床上盖着破棉被取暖入睡。

随着牛车摇摇晃晃的开着,虽然前行得十分缓慢,但是凛冽的风也呼呼的对着李繁花的脸上吹。
咿咿呀呀的板木声,和车上几位村民的叽叽喳喳的谈话声,形成了一幅鲜明的交响乐,吵的李繁花脑袋生疼。
不过李繁花还是从零零散散的谈话中提取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们乘坐的牛车是去往黄安县的,也是离他们这个小村庄最近的一个县城。
再往上是何林郡,胡大娘一家就是搬去何林郡。
“繁花呀,自从你家人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你上县里哩,怎么今儿舍得花钱上县里采办啦。”
此时,一个面容有些苍老,双目却泛着精光的老太太,凑上前来和李繁花搭着话。
李繁花看了这老太一眼,对这个老太似乎没有什么印象,思索了一番。
“家中,没有,吃食。”
十分简洁的回复了老太,然后便闭目养神,不再给老太搭话的机会。
老太太见到李繁花这个样子滴,溜着眼睛转了几圈,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随后又和其他人继续搭话。
一行人坐着牛车摇摇晃晃了好一阵子,终于,耳朵传来了鼎沸的人声。
前方就到了黄安县了。
只见路两旁,三三两两的小摊贩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刘二牛也将牛车停了下来。
“就到这里了,我会在这里等上一个时辰,你们若是想早点回去,就一个时辰之后在这里等着。若是没赶上一个时辰之后的那一趟,我会晚一些再过来一趟但是就说不好,是几何了。”
刘二牛对众人交代道,然后带大家都下了牛车,便赶着牛车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李繁花将刘二牛的话记在了心里。你是抓紧了时间,到处逛了一下。
随后便在街道上找路人询问着医馆的位置,李繁花准备先把,带来的一斤灵芝卖了去。
得到路人的指点,李繁花来到了宝济堂门口。
“这位,小哥,这里,可收,灵芝啊?”
李繁花拉着门口的药童问了起来。
只见那药童上下撇了两眼李繁花,“你有灵芝要卖?”
李繁花点了点头。
“那跟我来吧!”药童示意李繁花跟上。
李繁花跟着药童走进了宝济堂的大厅。
“掌柜,这位姑娘要卖灵芝。”
药童将李繁花介绍给掌柜,之后便退下了。
“姑娘可是要卖灵芝啊?”宝济堂的掌柜笑呵呵的看着李繁花。
李繁花也不多话将带来的灵芝铺开在掌柜的面前。
掌柜的看了一眼灵芝,拿起了一朵细细的闻了起来。
“这灵芝挺新鲜的,个头也还成,就是这成色嘛,属于比较一般,若姑娘,你要卖我等会上称称一下。”
“这好一些的灵芝嘛,大约能卖上七八十两一斤,而你这灵芝虽然样子还可以,但是看起来年份却不足,你看我给你开三十两一斤,可以吗?”
掌柜的老神在在的看着李繁花。
这灵芝的价格李繁花之前也听胡大娘说过,约莫和这掌柜说的也差不多,只是胡大娘说的是四十两一斤左右。而这掌柜的给的价格却低了十两。
“能,再加,一些吗?”李繁花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口了。
掌柜的,看了李繁花一眼,“姑娘不是我老头子要压你的价,只是你这灵芝确实年份不大好,再者,我们这是药房你送来的都是新鲜灵芝。”
“虽然说你这灵芝,我们到手之后卖的高,但是却还是要炮制的,因此,其实利润却不高的。”
掌柜的手指轻敲了一敲桌面,“这样吧,我给你开三十二两一斤,你看能不能行?”
李繁花见掌柜的说的真诚,思考了一下,也确实实在,便答应了。
掌柜的条件,李繁花同意之后,便拿出了秤砣,当着李繁花的面清点了一下灵芝的重量。
李繁花带来的这些灵芝,约莫有一斤二两左右,算下来有四十两八钱银子,掌柜的,从柜台中拿出了四十两八钱银子,仔细用称称好将碎银子剪出,交到了李繁花的手里。
李凡花将银子紧紧地攥在手里,随后,便走出了宝济堂。
然后李繁花又去了西市菜场,准备买一些菜带回去,家中的米面也吃完了,也要带一些。
“这个,怎么卖?”李繁花指了指,菜贩摊上的毛豆问到。
“三十文哈,姑娘,你要来点不?”
“帮我装两斤吧。”李繁花花心里盘算了一下,在现代,毛豆一般三块钱一斤,那按这样换算的话,这三十文的购买力等于三块钱,也就是十文等于一块钱,一文就相当于是一毛钱了。
按这样算来的话,刚刚自己就进账了4800元。说实话,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讲还是非常多的。
李繁花将摊贩装好的毛豆放进了自己带来的篮子里,然后又买了一些别的菜。
买好菜后,李芳花又来到了粮油店。看了一眼价格,大米50文一斤,面粉80文一斤。
李繁花摸了摸自己口袋中的银两,想着既然出来了一次,便多买了一点。
于是李繁花买了,十斤大米,三斤面粉。
李繁花清点着自己买好的东西,心里盘算着时间也快到了,于是便快步的朝刘二牛说的地方走去。
李繁花赶到时,刘二牛还没来,李繁花于是便倚靠在墙边等着。
以下思忖着,晚上给胡大娘家做的饭。
今天买了些毛豆,还在菜场里买到了一些西红柿,南瓜,青辣椒。今日买菜李繁花算了一下,共计花费了一两一钱三十二文。
李繁花看了看花销,又想了想自己的积蓄,是隐隐有些肉痛的。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花费的太多,李繁花感觉自己的花销和自己以前看到的小说相比,大许多,自己以前看到的小说,大多数都说二两银子是古时候一个家庭一年的开销了,而自己随随便便的买个菜就一两多了。
不过也有可能每个朝代的购买力不大一样,李繁花懒得过多去纠结这些东西,相信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是不会缺钱花的。

李繁花连忙将粥盛进胡大娘带过来专门盛粥的碗里,又单独盛了一碗,端出去给胡大娘。
“奶奶,粥,好,等会,还有。”
“哎呀!你这病还没有好,让你帮我做这一遭粥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好让你再做一个呢!”
胡大娘一听跳起脚来拉住李繁花,不让她再去厨房了。
“奶奶,做了,等会糊了,不累,喜欢!”
“哎呀大娘,他既喜欢,你便随他去吧,也让她多锻炼锻炼好恢复呢!”
李母见到这样连忙把李繁花从胡大娘手下解放出来,又示意胡大娘喝粥。
“这也是孩子的心意,你帮助我们这样多,孩子也想尽一份心,您就且享用吧!”
胡大娘才终于消停了下来,而李繁花也钻进了厨房,继续第二道吃食。
李繁花将煮熟的地瓜,分成了两份,一份捣碎放在一旁备用,另一份则和着煮地瓜的水一起倒入面粉中,慢慢搅拌,变成糊状,再分三次加入打发的鸡蛋清,一起搅匀。
然后,将锅中的水盛干净,舀一勺面糊在锅中盖上盖过十几秒开盖往中间加一小层先前捣碎的地瓜泥,再将一遍掀起盖住炕上一会又翻个面,然后就盛出锅了,后面又做了几个,直到将面糊和地瓜泥用完竟然做了12个。
李繁花拿出一个叫来了李繁业,让李繁业先吃。然后又用碗盛着2个叫李母和胡大娘吃。
剩下的装进了胡大娘的篮子里,然后将篮子拿出来给了胡大娘。
胡大娘接过来篮子,看了一下。
“你这孩子咋装这么多,你们还有没有?”
说着又从中拿出2个,递给了李繁业和李繁花一人一个。
“没事,能做。”李繁花推过了胡大娘递过来的吃食,而李繁业也有样学样。
“你自己都不舍得吃,你要是不吃我可就不要啦!”
李繁花见胡大娘态度坚决,便也只能接过。
而胡大娘见李繁姐弟拿着了,才开始把自己手里这个吃了起来。
一口咬下去,胡大娘只觉得外面的饼壳子脆口,而内里却软糯,再加上地瓜的香甜,简直比早上喝的粥水还要美味!
“繁花呀!这个玩意儿叫啥呀,咋恁好吃!”胡大娘一边吃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
“蛋,烘糕,以后,送,城里,奶奶吃”
“你有这份心,奶奶就知足了,这城里离咱这还远着哩!”
胡大娘看着李繁花只笑了笑没再说话。
而李母此刻也拍了拍脑袋“对呀!胡大娘,你且在城里等着我们,我们早晚能来看你的!”
“好好好,我且在城里等着你们哈哈哈。”
几人快速把手上的蛋烘糕吃完后,胡大娘和李母两人交代了几句之后便提着篮子走了。
胡大娘走之后,李母和李繁花将厨房桌子上的钱归拢起来数了一下居然有74文钱。
这有零有整的一看便知道是胡大娘省下来自己的用度,扣给他们的。
母女二人看着这个,眼泪更想涌出来了。
胡大娘是这世界第一个自然对李繁花释放出善意的人,不同于李母和李繁业,他们可以说是无亲无故。
李繁花从心里打定主意,后头发达了一定要报答胡大娘。
而胡大娘那边晚上提着了篮子回去,一对嗷嗷待哺的孙子孙女,一下子就围了上来。
“奶奶奶奶!东西有带回来吗?”
梳着羊角辫的小男孩抱住了胡大娘的腿。
“哎哟,我的小祖宗当然带回来啦!”
说着胡大娘便把两碗地瓜粥拿了出来,随后又从家里找出来一个干净的盘子,将李繁花给他的蛋糕也摆了出来。
“你们繁花姐姐呀,知道你们喜欢吃甜的,还给你们特地做了这个蛋糕呢,快尝尝吧。”
两个小家伙没有见过这样新鲜的吃食,立马伸手拿起来。
“真香啊,这比外面卖的糖葫芦还要好吃吧!”
胡大娘的孙女平时很少说话,今儿因着吃了这个蛋烘糕,难得点评了一句。
胡大娘看着两个孩子吃得这么香,心里也非常的开心。
两个孩子吃完,武大娘把剩下的东西端进了里屋拿给了自己的老伴。
“老刘啊,快尝一尝,这是繁花那孩子做的,做的真不错。”
屋里的刘大爷,听到了胡大娘的呼唤,连忙起身。
刘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个老饕,就是喜欢吃一些好吃的东西,对于口腹之欲这一块非常的看重。
因此胡大娘每次吃到好东西,也都会想着自己的老伴。
刘大爷看了看卖相十分不错的地瓜粥和地瓜烘糕,却还是撇撇嘴。
“这不就是简单的粥和一个饼子吗?做的倒是还挺好看的!”
一边说着一边动手吃了起来。
喝到粥时,刘大爷只是微微的点头。心里想到粥煮的确实不错,火候也挺到位的,
而吃到蛋烘糕的时候仅咬了一口,眼睛里却是放出了光。
这简直是比这些年来我吃过的东西都要好吃。
刘大爷虽然说只是一个农户,但好在孩子出息。时不时的会孝敬一些好吃的。
再加上早年间,刘大爷在外务工时也有在酒楼里做过。
因此刘大爷吃到的好东西着实是不少,但是这蛋烘糕这样的却是他生平少见。
外壳酥脆,内里松软,既有面粉的香甜又有地瓜的美味。
刘大爷吃着蛋烘糕糕就着地瓜粥,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没事,喜欢吃你就多吃点吧,老头子,下次咱再见到繁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刘大爷正吃着,一想到以后吃不着蛋烘糕这样好吃的东西了,便觉得痛苦。
心下在思索,既想同儿子一到在城里过活,但是一想到再吃不到这样好吃的东西了,又有点痛苦。
再三思索两番之后,刘大爷摸了一下枕头下的盒子。
从盒子里细细的摸索起来,终于是掏出了几个碎银子。
“老婆子,咱不是过两日就要走了吗?这个两日你看能不能请繁花来给咱家做点吃食,我看他们母子三人,平日也没有什么营收。这,差不多有四两银子。还是上次武儿回来给我让我买吃食的。”
说着刘大爷便将这几两碎银交给了胡大娘。
“咱们也并不需要吃有多好的东西,这繁花的手艺我是认可的,这两天便让他上门来帮咱们做两日饭吧,等过两日武儿回来接我们,看看能不能让繁花顺便给咱们准备的干粮在路上吃,到时候再武儿加一些钱给繁花。”

李繁花立马行动起来,先把饭整上,随后将食材都处理干净。
最好弄的是灵芝鸡汤,以为已经有了思路,李繁花将灵芝处理好,又配以胡大娘家里的菌菇干,将鸡焯水,拆卸之后就一齐放入锅中小火炖煮。
把灵芝鸡汤炖上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其他的菜了。
李繁花将其余的菜都切好配齐,就开始炒了起来。
炊烟寥寥升起,香味从厨房迸发出来。刘家的两个娃娃躲在门口看着李繁花。
李繁花熟练的翻炒,只一个时辰不到四道菜便做好了,早先炖的鸡汤也飘出香味来。
李繁花将菜都摆好盘端到胡家的餐桌。
餐桌边刘大爷老早就闻到了香味,老神在在的早主座上坐着,眼睛闭着好像在思考什么,但是鼻子的翁动,和吞咽的喉咙无一不在昭示着他对于这桌菜肴的迫不及待。
李繁花好笑的将四道菜摆了出来,随后又去厨房将汤端了出来。
就在这间隙,刘大爷立马睁开了眼睛,贪婪的细嗅这美味。
只见桌上四道菜可谓荤素搭配,色彩纷呈看的人食指大动。
一道翠绿的葫芦炒肉,葫芦切成了菱形的片片,每一片都似乎裹着浓郁的酱汁,鲜翠欲滴,其间散布着片片红白相间的腊肉,这清脆的香味中又增加了几分烟火气。
一道开水白菜,这白菜的形状被处理的像花一样,看着好像是生的,但是闻着却又确实有熟了的味道,其中还撒了一些星星点点的红色块块,看起来美丽极了,就像一道艺术品。
一道醋溜土豆丝,土豆丝被切的粗细长短都一模一样,看起来爽脆可口,一股酸爽的味道席卷而来。
还有一道家常豆腐,炒的色泽鲜亮,香气四溢不用说就知道是下饭良菜。
最后一道居然是拔丝地瓜!要知道这拔丝地瓜十分难做。对于熬糖和拉丝的要求很高,纵使是刘大爷年轻的时候在酒楼也少见有人做这道菜。
这菜看上去每一块地瓜裹着的糖浆都正正好,里面的地瓜也都看上去十分适口,刘大爷就快要忍耐不住了。
“鸡汤,来了~”李繁花恰好此时端着鸡汤进来了。
打开了锅盖,一股霸道的香味扑鼻而来。
刘大爷此刻满脑子只一个字——鲜!
这汤闻着真鲜啊!
刘大爷迫不及待接过了李繁花递过来的盛好的一碗。
然后便招呼着孙子孙女和老伴还有李繁花“坐,都坐,开始吃吧!”
说完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汤。
鲜!果然鲜!按理说自家养的鸡自己知道,油多体胖,炖汤的话最是油腻,但是这碗鸡汤却不然,十分的清爽。鸡肉的鲜美完全融入到了汤里。
再夹起一块鸡肉,入口即化,鸡肉炖的恰到好处,既不柴,也不生。鲜嫩多汁,吃一口感觉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繁花看着刘大爷用的这样的香,自己做为厨子,也油然而生一股自豪。
“爷爷,奶奶,我回去,了,给,娘,和弟弟,带一点,吃的。”
胡大娘听了李繁花的话一拍自己的脑门。
“怪我怪我,瞧我都忘记了,你家里没什么食材了吧?从我家拿点回去吧,你这妮子要是不好意思,晚上来做饭带点就行哈!”
李繁花从善如流的答应了。
“那个,繁花呀,你这做的实在太好了!晚上记得早点来哦......”刘大爷不好意思的说道。
李繁花笑着冲大爷点了点头。
刘大爷这边便又埋头喝汤了。
李繁花从胡大娘家里挑了几个番薯便回到了家中,准备在家里炒土豆丝给弟弟和母亲吃。
而这边刘大爷已经迫不及待的将筷子伸向了拔丝地瓜。
只一筷子,这拔丝地瓜的丝拉的又细又长十分漂亮,刘大爷趁热吃起了拔丝地瓜。
只一口,刘大爷感觉自己这辈子值了!
很难形容吃到这拔丝地瓜的感受,地瓜咬在嘴里,外头酥脆粘口的糖衣,里面软烂清甜的地瓜一口咬下去是多层次的碰撞!
刘大爷还没细细感受完转眼就发现,拔丝地瓜已经要被两个孙子抢的一干二净了。
刘大爷不疑有他赶紧加入了战斗,生怕一不留神,其他的菜也被孩子们吃完了。
俗话说的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将五菜一汤一扫而空。
这边李繁花回到家中快速的做完了一道菜,三人吃完之后,李繁花便开始盘点起了目前家中的资产。
目前手上有祁恒之给的两锭银子共二十两,胡大娘给的七十四文钱,还有刘大爷的三两四钱碎银。也就是共计二十三两四钱银子并七十四文钱。
然后家中还有差不多四斤的灵芝,可以去镇上买一些留一点给弟弟补补身子。
这样一来相较之前简直是改善的大大的不错。
李繁花想着用过午饭之后便准备去镇上将灵芝卖掉,顺便看看镇上的物价是怎样的也好对自己目前的购买力有些成算。
因此收拾完家里的碗筷后,李繁花便整理出来一斤左右的灵芝准备去镇上试试水。
今天做饭的时候李繁花也已经同胡大娘问过了,每日用完午饭之后,村头的刘二牛家便会赶着牛车接送来往镇上的人,只不过一个人便需要十五文一趟,不然只能自己走过去。
但是李繁花毕竟大病初愈,而且对于去镇上的路也不是十分的熟悉,因此还是选择了并不便宜的牛车。
李繁花拿着篮子慢慢朝村口走去,不多时就走到了,这时候刘二牛家的牛车并没有赶出来。而村口却已经等着三四人了。
这些人都同李繁花一样寻着一处依靠着。
等了好一会,刘二牛才慢吞吞的驱赶着牛车出来。
众人见到刘二牛出来,边纷纷拥上去,和刘二牛寒暄两句然后交了银钱上车选好位子了。
因着李繁花在后面因此也是最后上车的,这时候只剩下最后面边边一点位子可以坐了。
李繁花也只能和众人挤在一起坐上这最尾巴的位子。